白癜风好医生 http://www.bdfyy999.com/bdf/zhenliaotese/江西中路号大楼,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办公地,从工部局到市府大楼再到高端现代服务业历史经典街区公共空间。
新民晚报记者王凯摄
上午9时,外滩钟声悠扬,江西中路号,岁的老大楼在电钻轰鸣声中开始新的一天,这座见证了申城历史变迁的传奇大楼,即将迎来从古旧到经典的新传奇。
这座大楼是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地方。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天,五星红旗在上海市人民*府大楼升起。
年10月2日上海市*府大厦上升起五星红旗。图源:上海市博物馆
年5月28日下午2时,陈毅市长走进这里——当时的市府大楼,步入室,开始了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的工作。
年的上海市人民*府。
时光飞逝,人们却每天都能看到正门登楼处的墙上碑刻,上书陈毅市长在上海解放一周年时题写的一句话:“上海人民按自己的意志建设人民的上海”。70年来,大楼经历的诸多“变”与“不变”,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陈毅市长在上海解放一周年时的题字。梁春生摄(下同)
陈毅市长办公室
从年诞生伊始,江西中路号一直用作*府办公大楼,陈毅市长办公室是室,大约有平方米。
陈毅市长办公室。
曾经很多年,这里是上海市民*局贵宾接待室,一个当年市长办公室的缩微模型告诉人们——当年陈毅市长的大办公桌背向东北,面向西南。70年来,历任上海市长都使用这张大办公桌。
除了曾经的市长办公室,大楼里不少地方都保持原貌。4部老式电梯,除了铁栅栏门改造为不锈钢包裹的铁门,就没什么变化了,连导轨也是70年前的。电梯维修人员常开玩笑说,老电梯就这么老骥伏枥。
大楼内局部。
第一条“低保线”
老大楼不变的是容颜,见证的却是城市生活的变迁。年,全国第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在这里制定,由此引发了上海从社会救济到社会救助的制度大变革。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企业改制和物价改革。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用工制度,相当数量的人失业或下岗;“*府管不着、企业靠不上、家庭顾不上”的“三不管”人员陷入困境。显然,只有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活保障制度,才能对所有城市贫民实行生活救助。
年1月,由市民*局拟定的中国第一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草案”摆上了市长办公桌。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综合运用市场菜篮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按照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热量测算确定——当时上海市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元。26年来,“低保线”随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攀升,今年4月1日起,本市调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上年每人每月元调整提高到每人每月元,每人每月增加90元,增幅8.41%。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建立后,与职工最低工资线、失业保险相衔接,构成了上海3条保障线,实现了社会全覆盖。
第一个“年金制度”
年,市*府迁离江西中路号,仍有市劳动局、民*局、卫生局、市*工程局等单位使用。
年后,大楼里的行*职能部门纷纷搬出,社会组织一个个搬进,老大楼见证着“小*府大社会”的萌芽和发展。截至目前,上海市经民*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逾家,上海每万人社会组织数近10个,远高于全国平均5个的同类指标。社会组织日益承担更多的社会公益服务,助力*府职能转变。
年,也是在这幢大楼里,上海市社团局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年金制度”试行办法。当年10月,本市27家社会组织在全国率先试行“年金制度”,一年内即已扩展至多家。*府采取税收优惠、税前列支等经济手段,鼓励社会组织为从业人员办理新型补充养老基金,“年金制度”让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养老更有保障,将促使更多人转变就业观念,选择在社会组织就业。
岁再出发
岁的老大楼,最初是工部局大楼。工部局是上海近代史中公共租界的市*机关,管辖当时公共租界的*治、经济、文化、建设等重要方面,是当时上海*治行*中心。工部局大楼是工部局机构的办公总部,是工部局行*职能的形象符号,她经历了上海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中国被外强殖民侵略、国人抗争、上海解放及繁荣昌盛的沧海桑田。这幢大楼,记载了现代上海市*管理的历史谱系,刻画了上海这座城市一段市*治理现代化的画卷。年大楼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公处工程师与工作人员合影。
城市空间是一个有机体,应不断更新,以延长生命。历经沧桑的老市府大楼也亟需进行保护。
年,为加强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加快推进核心区域城市更新,让外滩区域历史建筑“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变“古旧”为“经典”,*浦区*府、上海地产集团联手,成立上海外滩老建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推进工部局大楼的保护性综合改造。
工部局大楼的保护性综合改造总体功能定位。
年5月28日,上海市文物局出具了《关于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开展保护修缮工作的申请的批复》,对“外滩老建筑公司”负责原工部局大楼的保护修缮工作予以确认。
年12月30日,*浦区街坊保护性改造项目试桩开工仪式举行,大楼的保护修缮工作拉开帷幕。未来,这里将成为高端现代服务业历史经典街区,融国际金融办公服务平台、中央活动区文化标杆、城市共享公共空间为一体。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姚丽萍
编辑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