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冯骥才保护传统村落,就像保留母亲的照片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

今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

第一份呼吁全社会

并联络国际学术力量

保护古村落的“宣言”

《西塘宣言》正式发表15周年

这与众多专家学者的

奔走呼吁密不可分

近日,新民晚报记者

专访《西塘宣言》倡导者、

天津大学中国传统村落

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冯骥才教授

探讨传统村落如何科学保护

冯骥才教授

变与不变

原住民、记忆、文脉、习俗都在

这个村落就是活的

Q

当年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话题,今天,传统村落保护已经成为全民文化自觉中的一个关键词。15年前您来到西塘,看到阿婆挪动花盆时一只蝴蝶翩然飞舞,为古镇的诗意所感动。15年后在“人间四月天”重返西塘,您有什么感受?见到蝴蝶了吗?

冯骥才:非常高兴又来到美丽的西塘。没见到蝴蝶,游客太多了,在桥上要侧身而行。不过,看到西塘没有把原住民“赶走”。景区仍有多名原住民,我很感动,非常欣赏西塘的这种做法。

浙江西塘古镇

Q

全国古镇很多且各具特色,当年选择把传统村落保护国际论坛放到长三角地区的西塘,是因为西塘人“活着的千年古镇”保护理念,这对当下是否依然重要?

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是原住民。原住民与村落的关系,就像传承人与非遗的关系一样。没有传承人的非遗终将消失,没有原住民的村落徒具空壳。我们非常欣赏和赞同当年西塘人提出的“活着的千年古镇”的保护理念。这是村落保护的远见卓识。

Q

传统村落保护也面临进入市场的发展问题,游客希望古旧味道,不变;当地有效益诉求,求变。如何应对“变”与“不变”?在“变”中保持“不变”?

冯骥才: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很多地方都希望进入市场,产生效益。传统村落是老百姓生活的地方,手工艺没有那么大的产量。古村落旅游,那么多人进去,不可能有宜人的、闲适的环境,安静的小桥流水是看不到的。

江苏周庄古镇

当年我们选择西塘,是因为当地不动村落,先把上下水解决,生活用水与雨水分流,保证水的干净;原住民不动;保持老建筑外表不动,只加固不刷新不涂脂抹粉,不为游客做很多新装饰,完全遵循原貌。你可以看到两边的石头,野花从石头缝里钻出来,苍老的门窗,水里有鱼……现在西塘依然如此,房子外面有廊子,老人坐在廊下聊天。你仍然能感觉到古建筑被保护的古旧的味道。

村落里原住民、记忆、历史、故事、文脉、情感、传统、习俗都在,这个村落就是活的!

西塘人提出“活着的千年古镇”的保护理念

精神需求

保护传统村落,就像保留母亲的照片

Q

传统村落保护不能腾笼换鸟,不能“变味”,那么如何让老百姓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

冯骥才:经济规律最大特点就是利润最大化。而对古村落保护最大的问题就是旅游性破坏或者说开发性破坏。文化遗产既有物质的部分,也有非物质的部分,古村落就是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综合体,它既包括了以物质形式凝固下来的“躯体”部分,也包含了大量靠人的言行传承下来的“灵魂”部分。

我们保护传统村落,是为了子孙万代看得见自己的文化。古村落的价值要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就像我们保留奶奶和母亲的照片一样。让老百姓住在村落里面,享受发展成果,有机会通过劳动换取生活资源。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投入。

山东枣庄山亭区兴隆庄石板房古村落

关键时刻

不能失去个性

不要变成经济利益的聚宝盆

Q

当年多方合力开始抢救性保护,15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有了怎样变化?

冯骥才:15年前,我们估算的古村落是个;现在通过普查与评审,进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已经达到个。在这巨大的变化中,我们不会忘记《西塘宣言》。它是我国文化界、知识界与传统村落的命运纽结在一起的第一次集体的发声;是知识界的文化自觉与广大民众文化自觉纽结在一起的具体体现。那次会议为此后我国全面、系统、有序的古村落抢救和保护奏响了序曲。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在大文化战略上,开始了两项史无前例的工作:一是非遗的抢救与保护,一是古村落的普查与认定。这两项工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刻不容缓的紧迫性。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和存在着问题。我们正面对如何管理好、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关键时刻。保护不好,传统村落会得而复失。所以我把今年在西塘的这次纪念会看作一次新的征程的开始。

浙江南浔古镇

Q

对于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您有何建议?

冯骥才:长三角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村落非常有潜力,底蕴深厚,比如上海的朱家角等。不要把古村落看成产生经济利益的聚宝盆,古村落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比如,我的老家宁波最重要的文化是慈孝,世界各地的宁波人都这样。不要让古村落失去个性。

上海朱家角古镇内的窄巷

科学保护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Q

在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十四五规划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您在发言中说“如果说前20年我们做的主要是抢救性保护,新时代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科学保护”,“科学保护”具体包括哪些层面?

冯骥才:我认为,科学保护是我们能否把文化遗产工作做好的关键。科学保护是从事物(文化遗产)的性质、特征、规律、独特性和知识体系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方法、要求以及保护机制与制度。没有科学标准,我们便无所凭借,没有是非,无法监督。

科学保护在三个层面上:一、传统村落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基础科学的建立;还有传统村落的分类。这是基础的、研究的、学术的层面。二、遗产资源整合与机制建构。这是机制与制度层面上的,包括建立村落档案、制定遗产清单、确定保护内容与责任制,规定保护制度,组成原住民参与的管理会等。三、管理层面。执行和监督保护制度。

只有上述的科学保护体系建立起来,并行之有效,才能真正保证传统村落的永存,才能达到总书记要求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绿水青山是指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乡愁是指它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这是传统村落保护一个很高的指标。但我们一定要达到。让传统村落的生命长久,魅力永存,才能使我们的后代得以永远地记住乡愁。

安徽西递古镇

记者手记

冯骥才有一方印“四马”,曾题画云:我身上有四马,姓中二马,名是一马,又属马,驷马难追也。年出生的冯骥才,今年80岁。在传统村落保护之路上,“四马”先生御风而行,志在千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