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生风雨路我们携手走岳阳四对金婚老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通讯员徐娟何飞虹

10月14日,是第9个中国法定老年节,巴陵石化公司开展以“喜庆建党百年华诞弘扬敬老爱老传统”为主题的“敬老月”系列活动。该公司行政事务(离退休管理)中心为今年结婚满50周年的近90对离退休职工夫妻拍摄和赠送金婚纪念照,送上诚挚祝福。最近十多年来,该公司已先后为近对金婚夫妇拍摄纪念照。今天,我们和读者朋友一起分享四对金婚老人的故事。

相互扶持,风雨相随

黄时友、周昔凤夫妇

年5月,黄时友、周昔凤结为夫妻。当时黄时友23岁,是原岳化总厂橡胶厂的一名工人;周昔凤20岁,在家务农。结婚后,两人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黄时友回厂上班,周昔凤留在老家。周昔凤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家庭,既要孝顺年老的婆婆,又要拉扯两个儿子,是远近闻名的好媳妇。直到年,周昔凤来到岳化当家属工,一家人才团聚。

上世纪70年代,他们一家人靠着黄时友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周昔凤到处找活干,做门卫、临时工,夏天顶着烈日卖冰棒。黄时友下班后从不闲逛,总是急急忙忙赶回家,做好饭送给周昔凤,再赶回家中照顾儿子吃饭。当时生活虽然艰难,但两口子从不争吵,总是有商有量,和和睦睦,还从有限的收入中节省出一部分寄回老家,赡养老人。

退休后,辛苦了一辈子的黄时友怎么也闲不住,又找了个看泵房的临时工作,他说:“干惯了,闲不住。再说我做点事,也能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随着儿孙长大成人,老两口更多的是互相照顾,一起买菜做饭、散步锻炼,相敬如宾。近年来周昔凤患了脑梗、胆结石等疾病,为了给老伴增加营养,黄时友就按照老伴的口味,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在黄时友的精心照顾下,周昔凤的身体也逐渐在好转。

平平淡淡,幸福如初

刘光辉、彭培珍夫妇

重阳节前夕,刘光辉、彭培珍夫妻迎来了他们50年金婚之喜。携手走过寒来暑往的半个世纪,夫妻始终举案齐眉,互相关爱。

刘光辉今年75岁,家中共有7兄妹,家境贫寒,年复员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彭培珍,两人在老家华容结为夫妻。当时刘光辉已在原岳化总厂树脂厂上班,妻子则在老家务农。随着一儿一女相继出生,本不宽裕的家在经济上更是捉襟见肘。彭培珍一人在家要照顾孩子,还担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经常四处打零工。直到年,一家四口终于团聚,结束了“半边户”的生涯。

由于长期干重体力活,彭培珍落下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重时常常卧床不起。刘光辉一边工作,一边担起家务,家里的大小事情,不让彭培珍插半点手。在刘光辉的精心照顾下,彭培珍的旧病再没有复发。

刘光辉是个“热心肠”,退休后被邻居一致推荐担任了楼栋长。“官”虽不大,但他干得不亦乐乎,还被大家推选为汪家岭社区离退休7支部的支委。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刘光辉担任社区志愿者,对住户情况摸底、巡查楼栋、值守社区入口,晚上回家还要汇总上报防疫数据,经常忙到半夜。

彭培珍非常理解53年党龄的老伴,从来没抱怨过。刘光辉经常一接到电话,就风风火火地出门,她赶紧追上去叮嘱:“老刘,年纪大了,要注意安全!”有时饭做好了,刘光辉还在外面忙乎,她就把饭菜热了又热,直到刘光辉回家,才一起吃饭。她说:“老刘天天在外面跑,我得把饭菜做好点,让他的营养有保证,提高抵抗力。”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从年少至白头,携手走过了大半辈子,两人彼此相互体贴、相互疼爱、相互照顾,这,就是幸福。

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

李元龙、刘凤琴夫妇

“我没啥可以介绍的,我主要聊聊我们家李老师。”72岁的刘凤琴说:“当年,我下乡插队那个支部的书记是李老师的堂哥。李老师当时是华中师大的毕业生,被分配到了西安,那时他还是想回湖南,想找湖南的姑娘当媳妇,所以通过他堂哥介绍就认识了。”

今年是他们结婚的第51年,10月4日,在巴陵石化公司离退休管理中心的安排下,老两口穿上西装、婚纱,甜蜜的合影留念。回忆起当年认识的过程,刘凤琴记忆犹新,刚开始他们主要通过书信交流,虽分隔两地,也没有见过面,但两人字里行间无话不谈。那个年代不管做什么都讲究“出身”,而李元龙一直背着很重的思想包袱,在书信里也很坦诚地向刘凤琴说明,怕因为自己的“出身”不好影响到两人的生活和下一代。

刘凤琴是高干子弟。通过书信,她看中了李元龙的人和能力,并没有因为他的出身断了联系,“我当年就是认准了他,不管他的出身对后代、对生活有什么影响。”通信一年多,他们就结了婚,从此两人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我爱人今年80岁了,退休前是岳化二中的老师,退休后一直在社区帮学生义务免费补课,我以前也是电大的老师,退休后在小区当了楼栋长,并且是我们金盆社区的志愿者。”聊到退休生活,刘凤琴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社区各项活动都组织得特别好。非常感谢组织,对我们老年人的关爱,让我们老有所依,我们也尽量老有所为,为社会奉献余热。”

相伴50年从未吵过架

罗炳煌、杨先桃夫妇

“我们是年结婚的,至今整整50年了。这些年,我们没有吵过一次架,家里什么事情我们都有商有量。”如今77岁的罗炳煌忍不住称赞起老伴杨先桃:“她性格很好,是典型的家庭主妇,买菜、煮饭、洗衣服、收拾家,喜欢种菜,勤俭持家,贤惠能干。”

罗炳煌是湘阴县人,年从部队转业,到原岳化总厂机关行政科工作。年从部队回来探亲时,经家里亲戚介绍认识了杨先桃。“那个年代的我们很矜持,写信都是偷偷的。”回忆起两人天各一方,通过鸿雁传书确定恋爱关系的情景,罗炳煌依然掩饰不住对妻子的喜欢,“我们认识一年,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就结婚了。”

最后谈到现在的退休生活,罗炳煌说:“公司每年重大节日都会来看望我们,有组织的关怀,我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虽然现在离退休人员已经全部移交地方,但是组织依旧处处为困难老人办实事、献爱心,解决实际困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