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芙蓉区直通车驶进民心快车道长沙 [复制链接]

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周游)“没想到化粪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搭帮‘书记直通车’,感谢你们为民做实事!”10月9日一早,家住芙蓉区文艺路街道识字里社区的居民黄旺盛风风火火地赶到社区,送上一封感谢信和一面锦旗。锦旗上的题字老黄斟酌良久,最后写下:“‘直通车’下基层破难点痛点,守初心惠民生提党风民风。”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零碎繁杂,群众问题千头万绪。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芙蓉区灵活推进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两项措施,为群众办实事、出实效,老黄的感受恰是一个生动缩影。

由“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引发灵感,芙蓉区创新搭建“书记直通车”这一新平台,直接深入基层一线“把脉问诊”,专解“疑难杂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成为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剂良方,更成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为民解忧的重要载体。

芙蓉区委书记于新凡表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最终就是要解决群众的难题、企业的难题,哪怕是最小的事情。”在“区委书记直通车”的“头雁效应”下,一列列“直通车”深入全区各个领域、各个角落,成为芙蓉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最生动的实践课。

区委书记当“车头”向问题“叫板”,让基层“叫好”

沿着平整的小区道路走进识字里社区,我们不时与笑意盈盈的面孔相遇。多处化粪池改造一新,“老大难”问题一朝解决,让居民们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社区党委书记王丽慧介绍,识字里属于老旧社区,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十多处常年淤堵的下水道和化粪池令居民们烦心不已,一到夏天更是蚊虫乱飞,臭气熏天。居民们多次向社区反映,这也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社区责任无限大,事务无限多,有发现问题的条件,却没有处置问题的权力。权责不对等,导致居民向社区反映的事情,社区解决起来有心无力。类似问题,困扰着许多社区。

今年以来,芙蓉区创新推出“书记直通车”,举全区之力为基层解难。通过对基层疑难杂症统一登记“挂号”,进行整合分类,芙蓉区梳理出一张汇集全区最棘手难题的“问题报表”。由区委书记为“火车头”,相关区直部门为“列车”,再为区委书记、街道书记、社区(村)书记、“两新”党组织书记、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搭建联通平台,直通社区,消除工作堵点;直通现场,解决治理问题。

反映直接、接收迅速、解决高效成为基层书记们的普遍感受。王丽慧回忆,在4月10日举行的第三期“区委书记直通车”现场,于新凡便将该社区范围内化粪池疏通工作交由市政部门接管,相关单位迅速落实,不到十分钟,这一难题就得到了解答。如今,几个月过去,原来的13处淤堵点全部翻修一新,彻底解决了下水道淤堵的难题。

桐荫里社区煤炭大院有14栋住宅,因4家单位性质不一、政策标准不同,归集资金不足,大院“三供一业”改造不达标,迟迟无法移交,小区管理陷入困境。在“区委书记直通车”第一期现场,通过明确责任权属,现场解“乱麻”,明确由街道社区牵头组织协调四家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分摊经费及履行其它职责,区建设局、区经信局则负责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该事项终于进入实质性解决阶段。

在针对农安小区房屋产权证未办理、路面建设、绿化设施等问题现场办公会上,区委书记现场记录社区问题,即时询问各职能部门可行性和改造建议,对能解决的立说立行帮助解决。对因客观因素制约不能及时解决的,现场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帮助制定解决方案。对涉及具体职能部门的问题,现场点名部门负责人进行回答、认领。解决方案干脆利落,各部门承接任务主动迅速,真正将问题解决在一线。

自2月至今,“区委书记直通车”已举办6期,通过区委书记带队直通一线,完善“研、听、问、解、做”五步工作法,将“直通车”直接开到社区工作场所、企业楼栋、问题现场,各方讨论协商、整合资源、对症下药、现场接单、现场办公,办事效率直线提高。除不定期开通“区委书记直通车”外,芙蓉区还建立了基层问题常态解决机制,全区各社区(村)可定期向区委提报2至3个最急需解决的涉及民生民利的重大问题,争取全区资源力量解决,将“为基层减负”真正落地落实。

县级领导任“楼长”疏楼宇“堵点”,去营商“痼疾”

9月18日,在主题教育刚刚启动一周后,芙蓉区就正式出台《关于建立“加强企业帮扶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文件,制定了“领导联点、直通服务、平台搭建、线上帮扶、日常走访、交办解决、联席会议、首问责任、投诉举报、调度讲评”十项机制。这一文件的出台,既为芙蓉区优化营商环境和企业帮扶工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也是县级领导在开展调查研究过程中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一种快速反应。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芙蓉区在从中心老城区到经济转型新区的跨界中,培育出一批璀璨夺目的楼宇产业集群,汇聚起一城财富,一次又一次刷新长沙封面。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楼宇活力,按照“心中有楼、政策进楼、服务上楼、企业满楼”的思路,芙蓉区率先全省推出“楼长制”,以32名县级干部担任高配“楼长”,负责楼宇招商引资、信息化建设、宣传推介等。“楼长”们不但要通过走访、调研、现场办公等,了解重点楼宇和楼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还要准确掌握其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定王台街道经济办主任黄刚表示:“以前楼宇企业遇到问题,街道层面未必能够解决,必须逐级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如今有了‘楼长’,企业诉求一键直达,解决问题更加高效迅速。”

对于“楼长制”给楼宇带来的真切变化,中石油阳光物业长沙分公司副总经理张玲感受分外深刻。年,受到企业搬迁影响,该大厦出租率下降约40%,招租压力颇大。作为中石油大厦的楼长,芙蓉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春晖得知此事后,多次在相关经济会议中亲自推介,请芙蓉区CBD办为其联络合适的入驻企业,并主导成立了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办事不出楼宇。除此之外,今年5月芙蓉区启动“企业服务日”系列活动,向中石油大厦配发64万元专项津贴用于大厦软环境改善,美容美发室、母婴托管室等多个功能室即将投入使用,楼宇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方便企业员工购房、就学等,今年在各职能部门帮助下,中油阳光物业长沙分公司还成立了集体户,令员工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去年以来,长沙轻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纷纷入驻中石油大厦,集聚效应逐渐形成,出租率从65%跃至88%,逆势增长23%,刷新历史增幅值。在写字楼平均出租率下降的市场背景下,中石油大厦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线,政府相关部门深入楼宇贴心帮扶,在“楼长制”的助力下,芙蓉区各楼宇生机勃发,一座座“立起来的开发区”成为芙蓉高质量发展的最好佐证。

为了助力楼宇发展,“楼长”们献力更献智,一个个“因楼制宜”的金点子不断萌发,推动楼宇经济持续向更高质量发展。旺德府大厦内建起创客空间;新南天古汉广场转型文化创意大楼;原科佳大厦摇身一变成为影像创意大楼;中天广场变身金融服务大楼;华泰尚都打造律政服务大楼。楼宇的专业化不但扩充了楼宇经济“容积率”,帮助楼宇内要素“贡献度”持续增强,在留住优质企业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上楼”龙头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了整栋楼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

通过“楼长制”,芙蓉区还打造了掌上服务蓉易办APP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