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曹景行讲话
8月15日,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之“文学对谈——人间皆是相同命运”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陈保平、陈丹燕夫妻携《去北地,再去北地》,与媒体人曹景行、评论家顾文豪展开文学对谈。
《去北地,再去北地》由陈丹燕与陈保平合著,主要内容为二人于年共赴俄罗斯、年共赴波罗的海三国后撰写的独立日记,还有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它与旅行相关,但却不是游记。这是一本结构非常特别的书。
如同科学实验需要设立对照组,《去北地,再去北地》在文学与现实、时间与空间里设立了两个非常特别的对照组:两次旅行时夫妻之间的相互对照、横跨二十四年的故地重游形成的今昔对照。每一段旅途都有两份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的答卷,因而字里行间流露出奇妙的相似和差别来。
“我们两个去俄罗斯旅行时,我们的孩子还不会写字,只能请奶奶给我们写信。时隔多年,等我们抵达波罗的海三国的第一个城市,我们的孩子已经29岁了,她在葡萄牙。而且就在那几天,她还会被求婚。”陈丹燕笑言,“那一刹那我就感慨时间的奔腾。”
陈保平、陈丹燕夫妇
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描述
作为中国第一批走出国门的背包客作家,陈丹燕无可非议是当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她著有《我的旅行哲学》《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里》《令人着迷的岛屿》《捕梦之乡》《驰想日》《北纬78°》等丰富的旅行文学作品。
陈保平则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曾担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新民晚报社总编辑,其间创办《上海壹周》《外滩画报》等都市类报刊。
在两次共同的旅程中,陈保平和陈丹燕虽然24小时待在一起,吃同样的东西,看同样的情形,但两人对同一件事的理解与描述非常不同。
比如第一次去莫斯科时,大街上都是端着枪的警察。陈保平要拿相机偷拍迷彩服和冲锋枪,陈丹燕却忍不住对他怒吼:“你被捉到古拉格群岛上去,我才不要来看你!”
又比如在马路边,陈保平想着“十月事件”,指着被坦克压坏的路面,让陈丹燕“拍一张”。陈丹燕却在照片的图说里写道:“并不真正喜欢这样的情形”。
“这是做新闻和做文学的差别。尽管他们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