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位作家带来大餐,这场钱报读书 [复制链接]

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雯

这是一场让人听得很饿的读书会。

开化的清水鱼、汤瓶鸡、五十元一碗(盆)的粉干、青蛳、气糕……还有龙顶茶,跟随着一本《素履以往》被一一端出。

因为“好吃”,这场读书会在不自觉中,被拖长了半个小时。

9月25日晚上6点半,作家、稻田工作者周华诚携带新作《素履以往》作客钱报读书会,与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散文家陆春祥,开化新华书店总经理陈庆霞在庆春路购书中心,带读者一起开启了书页之间的美好之旅。

本次读书会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钱江晚报、稻田读书、开化县委宣传部、开化县社科联共同主办。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9月初,钱江晚报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发起了“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这场读书会是联盟启动以来的首次线下活动。

周华诚的老家在衢州常山,与开化毗邻。两年前的9月,也是临近稻米收获的时节,我曾跟随周华诚去探访他那片“父亲的水稻田”。当时,他曾说起因友人相邀,他成了开化的常客。

没有想到,他在开化那些山野与村落里的行旅,很快就成为一本书。

读书会的开场,周华诚讲起了一场突然而至的雨,那天,他与开化的媒体人皮哥等友人,在山野的黄昏里畅饮。

雨来了。他们没有躲。任由雨丝从太阳伞的边缘斜入,打在大家的脊背上。

这一场雨的意义是什么?

周华诚说,那其实一个人从容迎接生命中变化的状态。他在《素履以往》的第一篇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会有无数次晚餐,但这样的晚餐却是生命里的唯一。

陆春祥老师是散文大家,他说,自己的散文与周华诚不同——华诚的文字写下了的是细密美好的日常生活,而他的文章则如新作《九万里风》的题目那样有一种浩然之气。

但这不妨碍他欣赏周华诚的好。

在陆春祥看来,日常的琐碎,人间的烟火气,聊天式的家常,其实很难写好,但周华诚做到了,而且,他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去读这些故事比听更有意味。

更为特别的是,《素履以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打开”。

比如,周华诚写江南的鱼鳞瓦,却不仅仅是写江南的鱼鳞瓦,其中带入了海明威在巴黎的游历,日本合掌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进而表达了江南的乡愁。

食物是进入一个地域最直接的方式,所以《素履以往》中的很多美食,成为去往美好最直接的通道。

即使是一个民间造纸人的传奇故事,周华诚也是从他开的那家小饭店说起。

造纸人叫黄宏健,一个本不懂得造纸,却埋头走上寻纸路的人。

周华诚说起黄宏健的“科研工具”:一口高压锅。

那时黄家的小饭店还开着,黄宏健有时躲进后厨,一口锅里炖着鸡,另一口锅里煮着纸。

历史上的开化纸当然不是这样造出来的。但这个人却不肯放弃。后来,他关掉了小饭店,搬进了便于研纸的山居,历经万难,终于离开化纸越来越近……他从史料中知道了荛花,又从山野中找到了荛花。

年,在开化纸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依据最新监测的纸样认为,复原的纯荛花“开化纸”,寿命可达年!

《素履以往》的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开化的青山绿水,俗世奇人。

哦,对了,这场钱报读书会的主题是——“对于美好,我们知之甚少”。

所以,陈庆霞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在半夜很激动地将她的先生叫醒,让他看看周华诚笔下的那些他们已然身处其中的生活。

周华诚写风——

风从山间松林吹起来,经过山涧,略过鸟的翅膀,遇到一座屋脊,便顺势栖落,继而从瓦隙间钻了进来。风钻进来的时候,打了一个长长的呼哨。

周华诚写清水鱼——

清水鱼,我要声明,这是开化最负有盛名的鱼。严谨说来,清水鱼不是鱼的一个品种,也不是鱼的一种做法,而是鱼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些美好,正是我们的生活,但仍要用心去寻找和感受。

这种寻找中所形成的书写,有陆春祥所认为的优秀散文的标准——有文,有思,有趣。

所以,这一次的钱报读书会,也是一次散文写作课。

读者席中,有不少文学爱好者,有人带着纸与笔,将两位作家谈及的写作要点一一记录,看得出,这一份精神大餐也很美味。

“用做学问的方式去作文。”

陆春祥老师以自己的《天留下了敦煌》为例,细叙了他的切入、选材、表达方式等等方面,而当时一时未定的标题,则是从敦煌回杭州后的一个夜晚,他在居所附近的一座桥上,看到月光、柳丝、暗蓝的夜后突然生发的。

《寻纸记》是《素履以往》的最后一篇,周华诚写下了一个这样的结尾:

有时候,是一个人造出一页纸;

有时候,是一页纸照亮一个人。

应该说,这是周华诚与《寻纸记》的关系,或者说是每一个走入开化的人,与这片山水的关系。

开化的山野、美食、老屋、奇人、山泉与茶水在作家的写作与每一个具体的人的探访中,展现它的美好,又组成着每一个与它接近的人的美好。

那么,我们是否都可以像周华诚那样:一次又一次开车前往钱江源,隐入村庄,汇入人群,仿佛如微风潜入森林,如雨滴汇入溪流……由此感受每一次探访的旅程,那些比想象中更多的惊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