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虽然我没有翅膀,但是晚报一直在助我飞翔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我与晚报的情缘(1)

“虽然我没有翅膀,但是晚报一直在助我飞翔”


  张明升
  展示折纸


  开栏语:


  不知不觉,《京九晚报》已伴随大家走过22个春秋,看晚报已成为很多商丘人的习惯。


  22年来,晚报贴近生活,
  “在《京九晚报》的宣传下,我爱好折纸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还引来了省级、国家级媒体的采访。我经常说,虽然我没有翅膀,但是晚报一直在助我飞翔。”11月14日,在商丘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五楼手工制作室,77岁的张明升老人动情地说。


  据老人介绍,他第一次接触到《京九晚报》是年。那时他还住在凯四街,有一天,晚报记者李想来院里采访,于是,他前去攀谈。“在她的介绍下,我才知道商丘有了自己的市民报,那就是《京九晚报》。我果断交钱订阅,从此开启了与晚报的情缘。”张明升说,晚报既有国内外大事,让自己长见识;又有本地新闻,文风生动,报道的都是市民的身边事;还有各种健康知识、美食探店,他一看就爱上了。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并始终保持读报的习惯。看得多了,他就产生了写作念头。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共在晚报上发表作品多篇。作为第一批京九晚报老年记者,他还积极参与晚报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并在年荣获“年度京九晚报十佳读者”称号。


  退休后,张明升重新捡起了小时候的爱好——折纸,并玩出了新花样。一张普普通通的纸,经过他的巧手翻转、折叠、嫁接、剪裁,一会儿就能成为一件好玩的玩具,而且种类繁多,大的比篮球还大,小的与指甲盖差不多,让人禁不住啧啧称奇。他不但能折出蝴蝶、千纸鹤、玫瑰、爱心等,还自己开发“新产品”,如战斗机、航母、宇宙飞船等。由于在这一方面表现出色,晚报曾多次派记者采访他。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特意批给他两个房间,让他展示作品,梁园区老干部大学还聘任他为手工课老师,将自己的手艺教给更多的老年人。在晚报的不断宣传下,很多人前来与他交流、请教,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网络新闻脱口秀节目《打鱼晒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也曾与他联系采访事宜。“没有晚报第一次报道,哪有这么多人认识我?是晚报给了我更广阔的平台。”张明升说。


  在折纸过程中,《京九晚报》给了张明升源源不断的动力与题材。看到喜欢的新闻,他就将报纸留下来,叠成大船、帽子、宝塔等,并分门别类,精心存放。看似是一件巧妙的折纸作品,打开一看,就是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数以万计的作品合起来,就成了记载商丘历史的宝贵资料库。国际新闻、国内大事、商丘历史故事、热门栏目和报社组织的大型采访活动,以及晚报各个科室多年来拍摄的“全家福”,在这里均能找到原件。“这里有很多我熟悉的编辑、记者,看到他们,我就觉得特别亲切。”张明升说。


  在京九晚报创刊5周年、10周年、20周年的时候,他分别将当天的报纸叠成了精巧的“乌纱帽”,并戴在了一个个石膏娃娃的头上,颇有童趣。帽子上,“京九晚报,好人好报,服务更贴心、更靠谱”的大字看起来分外醒目,张明升说,这也是他对晚报的评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