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晚报杯北京业余围棋锦标赛落幕,6 [复制链接]

1#

28日,历时近两个月的北京晚报杯业余围棋锦标赛名次全部落定,最终赵亦康、侯柏川和尹之上夺得个人前三名,和弈围棋队夺得团体赛第一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少将陈丹淮、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一级巡视员曹康等人为获奖棋手颁奖。同时,赵亦康、侯柏川、刘卓明、孙宜国、王鋆儒和白宝祥6人获得了代表北京队参加明年初在常州举行的全国第34届晚报杯业余围棋赛的资格。

晚报杯参赛小选手对弈。

成绩值得期待

本次北京晚报杯业余围棋锦标赛是在经历了团体资格赛、个人资格赛、团体赛和个人赛4次比赛后,最终产生了16名个人棋手和6支团体队伍晋级最终的决赛。“这四个比赛每次报名都是很快就报满了,大家参赛的热情特别高,而且定级定段的棋手也特别多,整体水平非常高。”晚报杯创始人吕会民说,“全部比赛下来,升段的人数达到人,升级人数为人。”

“从这次决赛看,棋手们的水平普遍都很高。尤其是夺得个人冠军的赵亦康,他在上一届的全国晚报杯中夺得了个人第7名。这次棋风更加稳健,表现很值得期待。”本次比赛的仲裁金同实说,“我觉得以北京队这次的阵容,是可以向前6名的目标冲一冲的。如果运气好,甚至可以冲击前三名。”

“就是抱着拿第一的信心来参赛的,最终拿到第一名很高兴。”夺得本次个人第一名的赵亦康说,“今年我开始教棋了,这对磨炼自己的性格也有好处,希望能够在明年的全国晚报杯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北京队争光。”

办赛难度翻倍

从8月的团体资格赛到最终11月28日的决赛,本次晚报杯围棋赛比赛日历时近两个月,难度和投入都比此前增加了很多。但是为了能够让业余棋手们回到赛场,晚报杯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是真的拼了。

作为疫情得到控制后的首个大规模北京市业余围棋比赛,今年的晚报杯会聚了大批围棋爱好者。团体资格赛报名通道开启才一天半,全部个名额就报满了。“那是8月份举办的第一个比赛,为了防控疫情,我们将原本一天举办的比赛拆分成了5天进行,每天最多96名棋手参赛。”组委会成员谢玮说,“当时比赛前几天,我们就已经一次次和比赛地崇文门饭店方面落实安全细节。比如给洗手间换上全新的消毒液、将棋盘和比赛场地的桌子全部消毒、为棋手们准备好消毒湿巾等。比赛当天一早,大家还特地先将比赛场地的窗户全部打开,再用风扇和空调来为场地通风,并在场地外按照规定布置好了隔离区、缓冲区、测温区、采访区和留观区,为的就是让棋手能更安心安全地参加晚报杯的比赛。”

“这次的晚报杯是在特殊情况下举办的。工作人员的强度增加了很多,难度和成本都是以前办赛的几倍,能够成功举办很不容易。”北京棋院院长李毅说,“作为升级后北京地区规格最高的业余围棋比赛,晚报杯确实起到了标杆作用。”

北京晚报代表队与嘉宾合影

明年还有新惊喜

晚报杯北京市业余围棋锦标赛的前身,是已经成功举办了33届的晚报杯业余围棋选拔赛。过去33年里,这项由北京晚报主办的赛事,一直是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的北京地区选拔赛。从去年起,赛事得到了北京棋院和北京市棋牌运动协会的支持,赛事更名升级后已经成为北京地区规格最高的业余围棋比赛。

“‘北京晚报杯’业余围棋赛已经在北京举办了33届,今年是第34届,有历史、有传统,有生命力。”李毅院长说,“而我们的目标是要着力将它打造成为北京市业余围棋界最正规、最顶级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今年是第二年,很成功。明年进入第三年,我希望‘晚报杯’能够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个有品质、有品位,代表北京围棋形象的标杆。”

不断创新一直是晚报杯围棋赛的宗旨,北京晚报副总编辑郭强说:“晚报杯有着中国业余围棋半壁江山的美誉,是一项有传统有情怀的比赛,也希望今后的晚报杯能够开辟更大的围棋江山,越来越有生命力。”

京报集团体育新闻部主任袁虹衡也在闭幕式上透露了一个好消息:“为了给北京地区喜爱围棋的小朋友们创造更多提升棋艺的机会,晚报杯明年会将北京队的一个名额拿出来专门留给京籍14岁以下的小朋友。也就是以后每年晚报杯中名次最靠前的14岁以下小棋手将获得一个第二年代表北京队参加晚报杯全国总决赛的名额,让京籍的小棋手多一个参加全国顶级赛事的机会。

(原标题:晚报杯北京业余围棋锦标赛落幕6名棋手将出战全国晚报杯)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