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十一中开拓创新、奋发向上、提升教育品质的一年,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丰富教育内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教学质量和文化内涵都得到了全面提高,获得市直中学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市直教学常规管理优胜单位,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充分肯定。
一、九江十一中年中考喜获丰收,获市直中学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九江十一中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的成长规律,致力于办本真、幸福的教育,通过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年中考再次喜获大面积丰收,学校获得年市直中学初中教学质量管理优胜单位。
二、九江市十一中党总支、党支部顺利换届
九江市十一中党总支、党支部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11月2日,九江十一中四个党支部分别召开了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11月16日,十一中党总支召开了党总支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会。
三、九江市十一中获得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
十一中坚守办真教育的理念,着力打造健康活力校园教育特色,大力推进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加读书、书画、音乐、体育等十多个兴趣小组活动。篮球特色训练项目已成为十一中体育教学重点培养的优势项目,年,九江十一中获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称号。
四、中国少年先锋队九江第十一中学第一次代表大会顺利闭幕
12月25日下午,中国少年先锋队九江第十一中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宣读了九江市少工委文件《关于同意九江市第十一中学成立学校少工委的批复》。选举产生了九江市十一中第一届少工委委员,学校党政领导、团队干部、少先队员代表、家长代表共17人光荣当选。在学校第一届少工委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少工委主任、副主任。校长曹庚生当选为校少工委主任。
五、九江市十一中获得第一届九江市文明校园
开展了文明礼仪、仪容仪表专项教育活动、校园内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组织学习“九江十一中规范就餐管理要求”,开展光盘活动,强化节约饭菜、规范用餐教育。组织开展“告别不文明”主题班会和“文明班级”、“卫生班级”“星级学生”评比,强化爱护环境、讲究个人卫生的意识。
六、九江市十一中获得市直教学常规管理优胜单位
年,十一中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研组、年级组和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和批改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五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有错必就纠),获得了市直教学常规管理优胜单位称号。
七、九江市十一中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和线上学习工作
九江市十一中多措并举开展疫情防控和线上学习工作。一是做好物资保障。配齐配足了疫情防控所需的口罩、体温枪(计)、洗手液等防控物资,并按要求设立了健康观察室。二是强化闭环管理。学校组织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状况、上学和放学的交通方式、中午就餐安排等都进行了全面摸排。强化全体师生疫情防控期间的“点对点”闭环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健康教育。在师生中广泛传播科学防控知识,提高师生正确认识疫情、科学应对传染类疾病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校充分利用“赣教云”、“钉钉”等平台,多措并举在学生中开展线上授课。
八、年我校教师教科研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年,在全校教师共同努力下,教研工作又上新台阶:教师国家级和省市级论文发表共计21篇,论文获奖共计21篇;曹红、许俊峰、陶增元三位老师的省级课题结项,匡慧颖等七位老师的市级课题结项,张迪华等五位老师的市级课题立项;教师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市级奖以上共计21人次,获得的其他各项市级以上荣誉共计46项,其中熊巧闵老师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得部优荣誉,蔡江燕、闵礼刚、石峰等老师在省级比赛中获一等奖。
九、九江市十一中举行首届青年教师微课大赛
为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增强教育教学技能,建设一支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年12月,学校举行了首届青年教师的微课大赛,共有19位青年教师参加。截至12月28日,微课视频浏览量达次,累计投票票。活动充分展现了十一中青年教师的风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十、九江十一中新修建的足球场投入使用
九江市十一中新修建的足球场投入使用。投资三百多万的新建的足球面积约为平方米,座位余个,由人造草坪铺成。足球场地的建设为我校足球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增强我校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年,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追求教育本真和教育幸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九江市第十一中学徐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