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舍得从小让孩子吃点苦,长大后孩子才能尝到 [复制链接]

1#

最近,小编的一位在幼儿园上班的朋友很是苦恼,原因是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豆豆闹着不肯上学。朋友告诉我,起因是豆豆在课堂上和别人说话,老师就批评了她几句,谁知她竟当场大哭了起来,闹着不肯上学了……朋友百思不得其解,女儿的心理为什么这么脆弱?

可是,作为旁观者,对于豆豆的表现,小编并不觉得意外。6岁的豆豆活泼可爱,由于妈妈是她所在幼儿园的教师,所以她在上幼儿园期间一直被老师“特殊照顾”,没有经历一点点挫折。可当她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进入学前班以后,因为没有人“罩着”,她便产生了失落感;当受到一点“委屈”,也就是老师的批评,她更是无法适应和接受。

豆豆的经历也让我想起另外一则新闻。《钱江晚报》曾报道过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因为竞选班长失败而绝食的新闻。这个孩子仅是因为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到四年级时竞选班长落选,就接受不了,闹脾气、不愿去学校,然后绝食,后来休学一年,并接受心理治疗。

无数学生在中考或高考的压力下患上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许多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后,仅仅因为求职受挫,就不敢再进入社会,从此躲在家里啃老。

其实,孩子这种脆弱的心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们就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不肯让孩子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委屈。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打点一切,使孩子生长在非常安逸的环境下,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根本就没遇到过挫折,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就会引发种种问题。

面对这么多前车之鉴,我们也应该明白,让我们的孩子受点挫折,经历点失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给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妈妈们便不会再给孩子买有鞋带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妈妈们就不再让孩子走近洗碗池。

这样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系鞋带,学不会洗碗。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孩子自然不可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长大后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绕开。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父母在平时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某件事情等,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给孩子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

英国心理治疗师尼克·卢克斯摩尔说:“无休止地从失败的经历中保护孩子,对他们而言是有害无益的,当失败再次发生时,孩子们就会觉得很羞耻、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接受。”有时候,你的保护也许能帮孩子赢得一时,但是怎么能帮他们赢得一世?

当孩子失败时,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告诉孩子:

?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懊恼的事,我们都不喜欢这种感觉——认同孩子的情绪

?但这并不代表你不棒——鼓励和肯定孩子

?爸爸妈妈也失败过——与孩子产生共情,拉近距离

?我们一起再努力试试——寻找方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家长自己摆正心态,以身作则

家长乐观坚强,孩子受挫力就强。家长自身不要在遇到困难时,抱怨连连,受到挫折就打退堂鼓,而应给孩子做好榜样。另外,阅读情绪类的文学作品,让孩子从故事中感受主人翁的经历;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养成阳光的心态,从而吸取面对困难的力量。

舍得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能够真正地培养他们坚韧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让他们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遭遇风雨、艰难险阻时,不至于惊慌失措、一蹶不振,而能奋勇前行!

回复以下关键字领取学习资料:

回复“新概念”

领取新概念1-4册全套资料

回复“华杯赛”

领取华杯赛历届真题和试题精选

回复“古诗”

领取古诗文名家朗诵(小学至高中全套资料)

回复“陈琴”

领取陈琴系列百余古诗诵读精选

回复“面谈资料”

领取西安小升初面谈资料

回复“*冈”

领取小学1-6年级全套*冈名师

回复“计算”

领取小学数学

回复“铁某中小升初面试”

领取

回复“西安小升初”

领取

回复“中小学必读书籍”

领取

回复“硬笔书法”

领取

回复“综合知识”

领取

回复“动画片”

领取

回复“古诗”

领取

回复“作文开头”

领取

回复“小学巧算”

领取

回复“简便算法”

领取

回复“数学易错”

领取

回复“面谈试题”

领取

更多学习资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