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裁缝创办校园内的“缝补驿站”
缝纫机还是妈妈的嫁妆
浙海大20多幢学生宿舍都是小区式管理,顾珊君和她的同事们守护着F、G、H三幢男生宿舍。
宿舍进出口的会客室外的窗玻璃上,贴了四个大字“缝补驿站”。
胖胖的顾阿姨开朗外向,状态很好,看得出特别沉醉于宿管工作。
会客厅像个缝纫店,桌面上登记了每个学生的缝补信息。针线包和材料都是顾阿姨自己从定海小商品市场淘来的,纽扣、布料、拉链、松紧带……应有尽有。一些男生牛仔裤的铁钉纽扣还是从毕业生宿舍里的捡来的。
“不能有打补丁的痕迹的。你看,这些好看的小贴花,已经用掉不少了。“顾阿姨笑道。
边上的一台老式缝纫机也是阿姨从家里带来的。“这是我妈妈的嫁妆。”顾珊君说,当年他19岁开始学裁缝,花了块钱拜师学艺,之后开了7年的裁缝店,用的都是这台脚踩的缝纫机。
不过婚后为了带孩子,顾阿姨关掉了定海城区的裁缝店,此后开过烟酒店,做过司机,三年前的一天,当她看到浙海大招聘宿管人员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因为我喜欢学生,打心底愿意和他们在一起。”顾珊君说。
来源;钱江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