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清清通讯员穗疾控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喻
10秒“光沐浴”,为“大白”快速“全身消*”;一扇门,实际是一个多功能无接触工作台;不用掏手机,就能无感快速测温核码;对快递包裹数字化六面消*还不够,还要可量化、可监测、可追踪……高科技抗疫,就是要精准助力抗疫过程中不同场景的实际需要。
4月2日上午,新形势下新冠疫情科技防控专项工作会议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多项广州防疫科技创新及成果在会上首次集中公开亮相,医院、隔离场所、机场港口、快递邮*行业等抗疫一线场景。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为了强化科技抗疫、精准防控的能力,广州疾控与相关行业共建科技研发团队,深入分析病*传播和感染发生的主要风险点,共同研发了“二级防护病*快速清除仓”“多功能无接触采样消*隔离门”“数字化六面物品消*机”“疫情防控人员路径管理系统”“无感查码通行设备”等多项科技成果,力求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重塑流程布局,优化设施设备,强化消*监管,最大程度降低防控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病*传播的风险。
保护“大白”!
——二级防护病*快速清除仓
在疫情防控重点场所常见的“大白”,每天穿着的二级防护装备,穿脱一次需经13道严格程序。广州疾病因此设计了“二级病*快速清除舱”,重塑二级防护摘脱流程,将病*清除的过程前置,减少摘脱时的意外暴露风险。
佩戴着%防紫外线的专利面屏,“大白”使用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