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点对点一站式包车直达输送十堰27 [复制链接]

1#

每个打工者背后,都是一家人的生计和希望。为了帮助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出省返岗复工,我市人社部门定制“点对点、一站式”包车直达输送服务,为辖区急需外出返岗复工的劳动力解决了出行难题。据了解,截至3月24日,我市已实现返岗复工27.85万人。其中,人社部门组织的点对点包车输送返岗农民工3.5万人。

复工人员感叹:“头一次坐着专车去打工”

3月20日上午,20辆大巴车从竹山客运站出发,将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方式,把竹山县名外出复工人员送到各自工作岗位。

在欢送现场,20辆爱心大巴一字排开,车站工作人员对大巴进行严格消杀,并组织返岗人员有序上车。

来自麻家渡镇的杨顺这两年一直在云南西双版纳务工,今年受疫情影响,比往年晚走了2个多月。当天,他坐上爱心大巴即将奔赴工作岗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待在家两个月了没出去挣钱,今天终于可以返岗了,我太开心了!”杨顺兴奋地说。

来自贵州的龙媚年前来双台乡探亲,因疫情影响,无法返乡或返岗。终于可以回到杭州上班的她,内心十分激动。“能出门了,还能坐上爱心大巴,让我太意外太惊喜了,心里挺激动的。”龙媚说,“在外务工多年,坐着‘专车’去打工,这还是第一次。”

竹山县此次“点对点”“一站式”集中护送的名返岗务工人员,来自全县17个乡镇,将前往上海、宁波、杭州等地复工。据了解,截至目前竹山县已“点对点”“一站式”集中输送返岗复工人员5批次余人,全县已有多人外出复工。

“热烈欢送郧阳籍农民工赴杭州务工。”3月20日8时许,在郧阳区汽车客运站,来自各乡镇的名务工人员,乘坐6台“点对点”专车出发,赴浙江省杭州市返岗务工。21日凌晨2时30分许,在郧阳区人社、公安、交通、卫生防疫等9名专班人员护送下,他们安全抵达杭州市公交北站,乘坐当地组织的出租车,有序返回各自居住的小区或工作单位。

“健康码,湖北和浙江互认,我们回来很顺利很方便。”马伟和任永霞是一对夫妻,他们在杭州京东物流一家子公司工作。他们从郧阳区出发一路顺利回到萧山区城厢街太平路小区,小区工作人员查验绿码、测体温,当时还为他们办了临时出门证。“我们明天就可以上班。在浙江,只要有健康绿码,一切都很方便。”马伟说。

“经过前期的积极衔接,杭州的就业部门、运管部门等,都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组织了几十台出租车连夜等候,名务工人员当天凌晨都安全返回家中或工作单位。”带队护送返杭务工人员的郧阳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张合江说。

3月22日上午8时,亨运集团2辆“十堰张湾——深圳直通车”从张湾青年广场缓缓驶出,标志张湾区首批农民工“点对点”一站式包车行动正式启动。张湾区35名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返岗证明、健康绿码、身份证信息并测量体温后,上车前往深圳复工。

张湾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正在对全区外出务工到深圳、东莞、广州方向的务工人员进行登记汇总,核实信息上报,通过铁路输送到复工目的地,以解决大批劳动力外出返岗复工的需求。后续张湾区将开通全国各地(北京除外)的“点对点”直通车,输送辖区内赴外地的返岗复工人员。

多措并举精准对接我市实现返岗复工27.85万人

据市劳动就业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61.7万人,春节前全市返乡人员41.4万人,近期有返岗意愿人员38.18万人。截至3月24日,已实现返岗复工27.85万人,其中,人社部门组织的点对点包车输送返岗农民工3.5万人。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出台了《十堰市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指导意见》,成立了人社、经信、卫健、交通运输、铁路、民航、公安、农业农村、财*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外出农民工返岗复工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市、县人社部门通过人社部“点对点”用工服务平台,逐步摸清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地、务工单位等相关基本信息,掌握本地农民工返岗及就业愿望。各县(市、区)人社部门主动加强与协作地人社部门沟通联系,收集复工复产信息,加强劳务协作组织化程度,积极扩大协作范围。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返岗复工。对市外返岗农民工,市人社部门与农民工输入地人社部门对接,根据企业复工和员工返岗需求,强化精准对接,对农民工健康状况进行认定后,联系交通运输部门专车专线运送,实现了“家门直达厂门”。市辖区内的农民工返岗,由县(市、区)人社部门之间对接,实行“专人管理、专车接送”,“点对点”从现居住地精准流向用工单位。截至3月24日,全市人社部门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方式集中输送外出务工人员3.5万人,其中县内输送人,县外市内输送人,市外省内输送人,省外输送人。

“除了帮助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出省返岗复工,我市还引导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扎实开展网上“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帮助有意愿留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足不出户实现就业。截至目前,我市通过线上招聘共录用农民工10人。二是通过重点工程项目和扶贫车间,引导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深入挖掘重点工程、项目用工潜力,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为未找到合适工作岗位的农民工量身定制就业岗位。落实以工代训职业补贴,引导农民工到扶贫车间就业。目前,我市重大项目和扶贫车间共吸纳就业4.15万人。三是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积极引导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优先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策。目前,全市共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人。四是开发防疫志愿者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目前,全市通过防疫志愿者和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就业。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落实返岗复工一批、劳务协作输出一批、线上招聘录用一批、动员投身农业解决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及扶贫车间吸纳一批、扶持创业带动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七个一批”措施,多措并举做好稳就业工作。继续加大“点对点”输出工作对接力度,确保农民工返岗复工有序顺畅,真正实现“出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资金返还力度,迅速启动第二批援企稳岗企业名单审核、资金拨付工作。完善公益性岗位倍增计划,联合农业农村、园林绿化、民*等部门迅速开发、公布一批保洁、保安、绿化、安幼养老等公益性岗位,采取*策托底措施,保障困难群体兜底就业。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文、图/记者吴忠斌通讯员王坤彭俊编辑:艾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