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昌市民胡女士有点烦,几年没联系的朋友向贷款公司贷款4万元未还,她却收到了贷款公司打来的电话,催其找人还钱,而她并不是担保人。
“我早已和这位朋友断了联系三四年了,贷款公司怎么打电话给我了?”胡女士觉得贷款公司的要求太无理,便拒绝。谁知紧接着几天,胡女士的手机就接到60多个陌生来电,电话一接通对方就破口大骂。
6月17日,胡女士告诉浔阳晚报记者,上星期她突然接到许多陌生来电,对方声称是“借款公司的”,询问她是否认识“徐某某”。胡女士表示不认识此人,但对方却不依不饶,要求她赶快通知“徐某某”还钱,并且在电话中对“徐某某”咒骂。经询问才明白,“徐某某”在网上向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借了钱,填了她的手机号码作为“紧急联系人”,现在“徐某某”逾期未还款并且联系不上了,她就成了该公司的讨债对象。
胡女士经过再三思索,终于想起来,确实有一个叫“徐某某”的朋友,但他们已经三四年未见。当年,她是通过朋友认识此人的,也只见过两三次面。经多方了解,她才知道,“徐某某”已经去深圳打工。
出于礼貌,胡女士还是答应对方会帮忙联系看看。接下来的几天里,贷款公司的电话不厌其烦地打进来,刚开始胡女士还会接听,耐心地向对方解释,她也联系不上这个朋友,但后来实在受不了,就把对方的电话拉黑了。但对方又换着不同电话接着骚扰他,最后胡女士实在没办法就把所有陌生号码都屏蔽了。
对此,律师表示,“徐某某”随意泄露胡女士的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贷款,涉嫌侵犯他人隐私。而贷款公司在胡女士进行明确说明后,依然对其进行骚扰,也属于侵犯他人隐私,同时侵犯了他人的休息权。
律师说,胡女士可向法院起诉“徐某某”和贷款公司,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浔阳晚报记者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