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城市*报研究
作者丨赵子忠(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中宣部媒体融合专家组专家)
传媒的核心是能不能影响人,影响了多少人,影响到人的程度有多深刻。它既是传统媒体的核心、新兴媒体的核心,也是融媒体的核心。年,一位领导讲媒体融合,举例子说到:当年搞改革开放的时候,县里说要搞经济,当时什么经济也没有,就是靠着双手一点点干,干着干着就有经济了。媒体融合也是这个意思,哪有现成的,也是一点点做出来的。媒体融合中心的同事,不要再讨论要不要建、好不好建、能不能建的问题,应该开始仔细思考怎么建设了。媒体融合是中央的战略部署——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立体、新型的传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年讲过:“我多次说过,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凝聚共识的新空间。”这句话其实就是融媒体建设的一个核心支点。传媒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传媒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传媒是一个影响人的机构,确实对社会的信息、资讯以至于人的价值观都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传媒机构、传媒从业人员才会有这么高的社会地位。传媒的核心是能不能影响人,影响了多少人,影响到人的程度有多深刻。它既是传统媒体的核心、新兴媒体的核心,也是融媒体的核心。▍报业、电视的问题,恰如当年广播、电影的问题十几年前,我们老讲报纸的机遇和挑战,现在我说都是挑战。为什么说是挑战?我觉得报业的这个问题,不在发行,在有没有人看。作为报业来讲,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我不觉得报业会消亡,为什么?-年我作过一个研究,当时研究的媒体是广播电台。众所周知,在报社和电台发展之前,有一个最重要的媒介叫收音机,基本上是一家一个,成为了家庭标配。但自从家里装了电视机以后,收音机的购买率和使用率直接大体量地下降。广播电台除了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还有一些大学生,再加上一些民工,就没有人听了。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电台没落了。后来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交通广播发展了起来,广播陡然变成了一个新兴业务。这就是我看到的一个衰落媒体又重新发展的变化。另一个例子是年我参加部里电影改革规划。当时电影面临着大衰退,电影公司已经没有人了,电影院观众门可罗雀。我把所有的电影制片厂和电影院都跑了一遍。电影院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我去电影院调研,只有我一个人在看。电影没人看,但还是得放,上面有补贴,当时那几年的情况就是这样。后来,电影产业作了一次改革,将电影院搬到商场里去。这次改革后,电影院越建越多,从二三百块屏发展到二三万块屏。慢慢地,电影业壮大了,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多,电影产业也实现了起死回生。所以说,报业、电视的衰退问题,跟当年广播、电影行业的问题很像——就是怎样让人去听、去看。通过广播、电影行业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媒体建设和融媒体建设的核心就是你能影响多少人,有多少人看。媒体不管做什么样的建设,考虑什么样的顶层设计,构建什么样的架构,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