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末清初广府这样斗龙船羊城晚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羊城晚报-5-28

*国声

端午将至,龙船鼓响,广州城乡又有一番热闹。而三百多年前的龙船赛事,同样热闹非凡,却又极富岭南传统特色。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八《龙船》条述顺德县龙江斗龙船过程甚详,他说:赛前先选定河身大小适中、直而不弯的河段为龙船场。在河中心插上竹竿便成两赛道,以两艘为一组,编成程序册。

清代外销画中的赛龙船

 开赛前,赛会主持人将两张纸片分别写上两船名字,每张从中分开两半,以其一半交给各船为凭,并斟酒奉上,祝其成功。 一组赛完,主持人收回两船的半截纸片,与所存半截勘对无误后,即在赛册上写上某船胜某船字样。然后并将一胜字旗帜授与胜者。负方可与其他船再战,如胜,亦可得优胜旗。 这一天得连胜三场的,就为当日冠*。次日续赛,由获得三胜的各船对赛。如再获两场胜者,即授予五胜奖旗。是为第二场。 第三天,由五胜者对赛,得全胜的,就成为总冠*,授予总冠*奖旗,即所谓夺标也。然后为选手簪花挂红,奏起鼓乐,吹吹打打将他们送回本乡。于此可见其赛程紧凑有序,赛况欢乐和谐,古朴的乡村盛事,思之令人神往。 至于广州,则主要在珠江河段举行,盛况亦相同。妇女皆盛装在珠江两岸观赏,连洋人及其女眷也赶来观看。观众又借此远游花地,以致该处著名之纫香、翠林等花园莫不人山人海。 有钱人则雇横楼(大形船)在江边近览,兼可畅游花地。诗人张维屏作《横楼》诗,有云“惟有端阳与人日,但论佳舫不论钱。”诗还自注说“每年人日、端午,横楼价数十金”。雇者多则价扬,亦可谓倾城如醉了。 据当时文献记载,由于现场人员杂沓,往往斗争滋事,且每年都有溺毙事件发生。因此南海、番禺两县要派出差役、武营派出兵丁到场维持治安。这就跟顺德的赛事大显不同了。 包粽子的柊叶用途多 端午例吃粽子,不免联想到包粽子的柊叶。柊叶形似芭蕉叶,《广东新语》说它用途至广,除包粽子外,晒干者可用以封缸口,可防湿气进入,免内物发霉。房柱下面垫以此物,可隔湿润。凡物之易腐败者,以此包裹,可长保不坏。用以擦拭象牙物品,能增光泽。如此性能,今天粤人或不尽知,惟晓作包粽之用耳。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谱》卷九云:“叶出粤东家园,草本,形如芭蕉。可裹粽。以包参、茸等物,经久不坏。”以至贱之物保护至贵之参、茸,亦足使人深思也。

水城广州旧事

端午风物志龙船饭

何凤婷90后龙船“罗伞制作”工匠状元坊戏服厂传承人

古溪新瑶:岭南书画名家“重谱60米长新瑶溪二十四景画卷”《羊城晚报》

番禺上漖*氏龙船厂‘*师傅’专访

赞窑头美诗3首《秋日瑶溪泛舟》张维屏

瑶溪身边事

分享瑶溪文化

唔睇罢就

原文链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