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这个验讫章上全是俄文,能帮忙看一下吗?”正在办理船员入境手续的镇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新警耿敬都指着一本俄罗斯护照上的验讫章请教带班队长葛鑫。“这是一枚俄罗斯出境验讫章,上面用俄文记录了出境相关信息,无异常……”葛鑫查看一番后答道。近日,镇江边检通过联系驻地共建大学的外语学院邀请了3名小语种外教进行线上授课,将小语种网课带进了警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徐媛园
队长葛鑫组织民警讨论小语种学习方法
汉语、日语、俄语……民警报名踊跃
虽然现在国际常见护照资料页信息都使用英文,但是也难免碰见一些备注信息和印章使用其他语种。
“如果我们能组织队里同志多学习几种语言,对更好的服务出入境旅客员工和开展证件研究工作一定有很大帮助。”葛鑫心想。下勤会上,葛鑫把开设小语种学习班的想法提了出来。
“刚刚我上勤时遇到的就是俄语问题,那我就报名学俄语吧!”民警耿敬都第一个报名。“我想学韩语!”民警程娇妹笑着说到。“还有我,我想学习日语!”民警李健手举得老高。“那我宣布咱们执勤二队第一期小语种学习班正式成立,首期学习班学员共3名!加油!”葛鑫说到。
虽然3名同志积极性很高,但基础薄弱,仅凭自学难度可想而知,当务之急是请专业老师指导。可是基层边检民警平时工作繁忙,又涉及到疫情期间闭环管理,线下教学条件无法满足。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葛鑫想到了当前最流行的网课模式,他通过联系驻地共建大学的外语学院邀请了3名小语种外教进行线上授课,将小语种网课带进了警营。
队长葛鑫在执勤现场为民警解答业务问题
队长勤陪练,队员全部顺利考级
日语课上,老师为了能尽可能让零基础同学听懂,会适当放慢语速。可听惯慢语速的李健做听力测试题时就明显跟不上广播上的语速。队长葛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毕竟日语N3等级考试有5成以上的题目是听力题。于是葛鑫专门收集与听力测试语速相近的影视作品供李健观看,帮助他更快的适应听力测试。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俄语发音是个大难题,刚开始满怀信心的耿敬都由于总发不好“弹舌”音开始有一点气馁。葛鑫在网上收集整理了“呛水法”、“吹气法”等多种“弹舌”发音练习小技巧,并陪耿敬都一起练习。“两个人面对面练习,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发音来更好的矫正自己发音,学习效率提高不少!”重拾信心的耿敬都满怀感激。
俄语老师在莫斯科,每天线上开课时间是莫斯科时间17点到20点,由于时差原因,对应的北京时间是22点至次日凌晨1点,于是熬夜听课便成了耿敬都的常态。
有一次留队值班的葛鑫发现凌晨两点办公室灯还亮着,走进一看耿敬都还在看书。
备考冲刺阶段,执勤二队支部特意把队里的勤务做了微调,尽量不安排3名学员夜间执勤,让他们晚上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学习和休息。
“我也通过啦!”李健迫不及待的跑到葛鑫办公室报喜。随着最后一名同志的日语考试成绩公布,小语种学习班3名同学均顺利通过了考试。耿敬都获得了对外俄语等级考试A1证书,程娇妹获得了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2级证书,李健获得了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N3证书。
“葛老师,第二期小语种学习班啥时开班,我也要报名!”第一期学习班的优异成绩给了其他同志很大鼓舞,同志们争相报名下一期小语种学习班……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