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金路)6月14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备受青睐,全市抽样监测景区18家,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9万元。
6月12日,在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面塑的展台前,游客为孩子挑选面塑展品。商景豪摄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2日至13日,聊城市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中华水上古城举办,光岳楼周边及楼南大街设置了红色非遗作品展区,现场有东昌葫芦雕刻、阳谷木雕、聊城剪纸艺术、东昌府木版年画、木刻版画等共计60个展位,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包粽子、挂艾叶、赛龙舟等诸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在中华水上古城七贤祠举办“乐享端午”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办端午节系列活动,为游客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发展和习俗,带领游客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读传统文化,过好传统佳节;东阿鱼山景区举办“鱼山端午情,欢乐研学行”、投壶大比拼、国学咏颂会、*河文化斗智场等趣味活动。
今年以来,聊城新开发的多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陆续上线,备受广大游客青睐:“繁森精神耀东昌”线路、“永不消逝的红色记忆”线路等成为很多游客的首选。
本文来源: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