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对抗疫情的关键时期,日常消*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规定动作”,日常消*很有必要,也是要讲方法滴!
但消*你真的做对了吗?一些消*细节要做好!
外出回家后,外套衣服应该怎样消*?
第一,日常的外套,回家以后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就行,没有必要每天回去都对外套进行消*处理。
第二,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医院去探视病人,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处理。尽量选用物理消*,如果物理消*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消*。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作用。
如果衣服面料不耐高温,也可以采用化学消*剂来浸泡消*,这几类消*剂比较常用,一是酚类消*剂,二是季铵盐类消*剂,三是以84消*液为代表的含氯消*剂,这三类消*剂做衣物的消*都可以,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来进行操作。
这三种消*剂也各有缺点,使用时要注意。酚类消*剂有时候会让化纤材料着色,可能让它变色。84消*剂等含氯消*剂可能会对衣物有褪色作用,会漂白。季铵盐类消*剂,如果跟洗衣粉、肥皂这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起用,两边都会失效,既不能消*又不能清洗。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消*剂。
手机是高频接触物品,建议外出后消*
手机是人们高频接触的一个物品,确实要加强它的清洁和消*。建议每次外出回到家后可以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之后,沾取适量75%的酒精或者使用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消*产品,包括用消*纸巾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卫生。如果外出期间没有使用手机,就没有必要对手机表面进行消*。
钥匙随身带,回家后如何消*?
钥匙可谓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它也是各类病*、细菌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钥匙可以每日用药皂在洗手时一同清洗,或与其他需要消*的物品一道放入mg/L的含氯消*剂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84消*液勿与洗涤剂、酒精混用
最常见的84消*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剂,本身消*作用就很强,请单独稀释使用。
一旦84消*液与洁厕剂(如洁厕灵)或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会产生化学反应,加速次氯酸的分解,释放氯气。
这种*绿色的刺激性气体,易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都有高度刺激性,人吸入后很快就会引起氯气中*,当浓度达到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
同时,84消*液也不能与酒精(弱碱性)、碱性洗活剂(如洗衣粉)同时使用,84消*液主要有用成分次氯酸钠(NaClO)是强碱性、强氧化性,混合其他碱性,会影响NaClO的电解平衡,减弱消*效果;若碱性过强,可能生成Cl2,也就是氯气。
酒精消*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
酒精,化学名乙醇,是人人熟知的消*剂,对新型冠状病*也有良好的灭活作用。但是有了酒精,并不等于都会正确使用,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引发火灾。75%酒精消*液主要用于皮肤和手的消*,也可用于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键、电脑键盘等小件物品的擦拭和喷洒消*。但在消*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洒漏,不能有明火,保持室内通风。酒精消*最好选用擦拭,不要用喷洒!
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因此在使用75%酒精消*液进行消*过程中,室内尽量采用擦拭,不要用喷洒式的消*方式进行大面积物体表面消*,也不要往车内喷洒酒精,更不要往人身上喷洒酒精。室外采取喷洒式消*方式必须禁用明火,防止局部喷洒浓度过大,遇明火会发生燃烧风险。不光明火,如果喷洒浓度达到3%,衣服产生静电可导致爆炸。所以请大家使用酒精消*时,千万小心!
注意!这样消*,有害健康!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表示消*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是阻断间接传播的重要手段,但消*要适度,保证其不会对身体带来危害,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对此他还做了具体提示。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
1、对物品的消*能用物理方法消*就不用化学消*剂。如56℃、30分钟的热水就可以杀死病*。在这种情况下,像餐饮具,就可以尽量选用物理加温消*的方式。但如果消*餐饮具,我们还要考虑其他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和高海拔地区水的沸点低,所以建议煮沸10分钟。
2、化学消*剂进行空气消*用于室内环境且无人情况下的消*,室外空气消*是没有必要的。
3、外环境(如马路、广场、草坪)的表面,不应反复喷洒消*剂,应该避免使用飞机广泛喷洒消*剂。局部环境明确受到传染源污染时,也只是用消*剂进行一次性终末消*处理。大范围、反复多次地喷洒消*剂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应该避免。
4、往人体大量喷洒消*剂,包括强迫通过“消*通道”可能使消*剂经呼吸吸入,经皮肤吸收,有可能存在人体健康的风险,要尽量避免。手的卫生清洁要用手消*剂,每天多次,医务人员则需要每天几十次进行手部消*。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燕赵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