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沧州晚报盐百的温度
TUhjnbcbe - 2024/7/5 18:13:00

《沧州日报》全文刊发如下:

“盐百”的“温度

30多年来坚持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累计捐款捐物达余万元;设立“救助基金”,对患重大疾病或有特殊困难的员工给予援助,8年援助余万元;总裁当起“采购员”,走进田间地头严把质量关,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盐山县韩集镇前韩村妙果源采摘园的葡萄因品质好,石家庄某公司想出高价收购,但果园负责人刘永先宁可低价也要把葡萄卖给“盐百”。她说:“‘盐百’口碑好,助人为乐,尽做好事,我们知根知底,把葡萄卖给他们,我们放心!”

暖心

企业永远是员工最坚强的支撑

对于一个成立35年、拥有多名员工的集团企业,盐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清海对“盐百”有着深厚的感情。集团的员工对于他来说,是同事,更是家人。

“盐百”干部职工为患白血病员工捐款。(资料片)

“集团员工若患重大疾病,除去医保报销的费用之外,企业进行再次报销,报销总额达到85%,决不让员工因为医药费自付比例高而看不起病!”在“盐百”集团的一次高层领导会议上,田清海一席话掷地有声。

早在年,“盐百”集团就出台《关于建立集团救助基金的决定》,倡议每位员工自愿捐出每月工资的3‰,在企业内部设立“救助基金”,给特困家庭进行救助和药费的第二次内部报销。

“千万不要小看这3‰的力量,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每月可能还不足10元,但‘盐百’是一个拥有万名员工的企业,涓涓细流汇成合力,我们才有信心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员工。”集团副总裁徐玉杰说。

“集团对每一位员工负责,绝不轻言放弃。”多年来“盐百”就是这样做的。“盐百”员工沈凤琴(化名)就是在集团救助下重获新生的一位幸运儿。

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沈凤琴身上。39岁的她被确诊为白血病。“那时感觉天都要塌了。医生说先准备80万元,这简直是天文数字!以我们这个家庭的收入,根本负担不起。”家里一位老人刚刚花10多万元做完肿瘤手术,还有3个孩子需要照顾,面对大额的医药费,全家人一愁莫展。

得知沈凤琴的困难后,“盐百”领导很快送上了“定心丸”:集团捐助12万元,并组织员工自发募捐60余万元,把沈凤医院治疗。如今,沈凤琴手术后恢复良好。

沈凤琴激动地说:“如果没有‘盐百’的家人们,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是他们让我重获新生!”

“救助基金”推行以来,向一个又一个困难员工伸出了援手:李某患白血病初期,集团和干部职工为其捐助83万元;鞠某患尿毒症,“盐百”组织捐款20余万元,使其得以康复……自年以来,“盐百”集团8年累计为患重病特困职工捐助余万元。

盐百商贸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田光磊说:“一个有‘温度’的企业,要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着想。我们设立‘救助基金’也正是为了承担起企业应有的责任,集团永远是员工最坚强的支撑。”

爱心

承担社会责任,

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作为“盐百”的掌舵人,田清海从来没有忘记企业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始终用行动回馈社会和家乡。多年来,“盐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善行义举,在社会上树起了响当当的名号。他说:“投身公益事业,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年10月,盐山县圣佛镇马庄村23岁的女孩马明月,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养育马明月23年的养父母,为她治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无奈之下找到本报求助。本报编辑部了解情况后,精心组织了大型救助报道,盐百集团很快就捐助了5万元。盐百集团董事长田清海说:“我一直

1
查看完整版本: 沧州晚报盐百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