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东7人新当选为两院院士,他们长期攻关
TUhjnbcbe - 2024/8/15 7: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沈婷婷陈亮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8日公布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一批长期奋战在国家重大工程、“卡脖子”技术攻关中的杰出专家当选。此外,年院士增选还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5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人。

这次新当选的两院院士中,有7名来自广东。根据公布名单,广东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含外籍院士1人),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的夏克青、华南理工大学的马於光,外籍院士是南方科技大学的杰曼诺夫;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外籍院士2人),分别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饶宏和南方医科大学的高天明,2名外籍院士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罗智泉、阿尔伯塔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徐政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夏克青是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和流体湍流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价为对热湍流的“实验研究与理解做出了巨大贡献”。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於光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其研究领域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共轭聚合物、电化学交联聚合物)、小分子光电功能晶体与器件(有机晶体结构、激光性能等)、电致磷光材料与器材。

杰曼诺夫是南方科技大学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主要工作涉及非结合代数、群论等,其重要的贡献是解决了伯恩赛德猜想(Burnsideconjecture),这个年提出的猜想是有限群理论最古老并最有影响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天明是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脑卒中神经保护新药靶、抑郁症发病新机理和干预新手段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年,高天明教授领衔团队“抑郁症发病新机理及抗抑郁新靶点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饶宏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也是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董事长。他长期从事直流输电领域研究与工程实践,主持建立了我国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技术体系,为中国直流输电技术在国际上取得领先作出贡献。

徐政和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功能材料以及表面改性,工业废水、废气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他首次提出了浮选水动力空化学说,为解决细粒浮选世界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罗智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理论、算法设计以及其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院士心声

罗智泉:做科研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能够当选非常荣幸,也比较高兴。感谢学校、同事对我工作的支持,也感恩国内同行对我工作、研究的认可。”罗智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年前他之所以愿意选择来深圳工作,是因为看好深圳这座城市,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术平台。

在罗智泉看来,深圳是座飞速发展、敢闯敢试、充满活力、包容的城市,“刚来深圳时我一个朋友都不认识,能成为新的深圳人,深圳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感到非常荣幸,也很高兴能在深圳打拼。”

罗智泉说,在港中大(深圳)工作,他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以及一批优秀的学生、家长,能够在港中大(深圳)打拼,发挥自己的力量,他非常开心。他认为其能够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也是国内同行以及社会各界对港中大(深圳)办学成果的认可。

罗智泉认为,做学术研究一定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把科研、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这点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在国外几十年,也写了很多论文,但实际上只有很少有一部分能真正落地,也很少机会能接触到企业和世界核心的科技难题。”罗智泉说,回国后,很多高科技企业找到他解决一些核心技术难题,对此他很荣幸,也做出了一些初步成果,“这次能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对我前几年奋斗、努力的初步认可。”(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沈婷婷)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受访者供图

责编

魏礼园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7人新当选为两院院士,他们长期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