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李海婵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博罗,这座得天独厚的千年古邑,孕育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明。当前,博罗新时代文明实践热潮涌动。为了激活文化瑰宝,助力文明实践,日前,羊城晚报《惠州文脉》编委会与博罗县委宣传部联合编著的《博罗文脉》一书,已由羊城晚报出版社正式出版。40篇高质量的报道精品,将视野对准博罗这座文明城市的“文化更迭”,解码博罗文明密码,为博罗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提供精神力量的支持。
年,博罗县横岭山先秦墓地震惊了考古学界,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更是将岭南文明史上溯至多年前。虽然缚娄古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但其悠久的文化余韵却长久地回旋在罗浮山下,东江之滨,留下深深的印记。
《吕氏春秋注疏》曰:“扶、博、娄、罗,并一声之转也。”周朝的扶娄、战国的缚娄以及两汉的傅罗、三国的博罗,均是这座古邑的历史沿袭。
如何将博罗历史文化活化,如何通过勾连历史与现实,探索千年文脉古为今用的可能性?年7月,由博罗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政府、媒体、专家、作家等四方社会力量,跨界融合以挖掘“特色文化基因”为导引,前往博罗“县镇村”全覆盖的个“中心、所、站、基地、点、户”六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入基层寻觅博罗文化遗迹,挖掘博罗文明精神内涵,溯源博罗文脉。
历时一年,数易其稿,终于成书。脱胎于《惠州文脉》,《博罗文脉》共分为七辑,分别为“岭南古国,文脉寻踪”“千年博罗,凤凰涅槃”“洞天福地,巨擎流芳”“家风延绵,豪杰代出”“人文渊薮,继往开来”“古俗新意,风尚今鉴”“品牌焕新,博罗有礼”。该书共40篇报道精品,将视野对准博罗这座文明城市的“文化更迭”,将历史、现状与未来三者有机结合,解码博罗文明密码,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博罗文脉》一书作为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丛书的高质量精神读本,既要回应千年文化的呼应,促进人文博罗的建设;也要展示博罗现代化发展的先锋精神,为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提供铿锵精神力量的支持。
同时,本书是《博罗文脉》系列丛书的第一辑,未来将持续出版,将优质的内容集结成书,不断深挖博罗的历史人文内涵以及当代价值,促进新时代博罗的文化建设和传播。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魏琴
作者/来源:羊城派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