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健康码和行程码出示一下呀!”“咚咚咚,您好,我是上门做核酸的工作人员,请您开下门!”“根据您出行记录,您现在需要在家执行3+11的隔离政策”……有时候,我们接到的一个简短的电话、听到的一些寻常的声音,但对于在南京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可能每天需要重复说成百上千次。
他们可能是给你发核酸检测卡的志愿者,可能是单位门口的保安,可能是网约车司机……他们默默服务,口罩遮面,我们经常听到他们的声音,却不知他们的模样。有时候,我们的一句“感谢”,也能让他们开心很久。今天扬子晚报也为所有辛苦奉献的人们做了一个“声音版视频”,下次再见到他们,一句“谢谢”,胜过千言万语。
策划陈郁徐媛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薄云峰刘梦雪张可季宇轩徐昇
视频戎毅晔杨泽华
NO1.“请问这是您的……”,她一天说了数百次
采访地点: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小行社区
采访人物:社工刘畅
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小行社区社工刘畅
3月30日早晨7点,社工刘畅准时抵达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小行社区二楼的办公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请问这是您本人的号码吗?”“和您核对一下家庭住址。”“您是几号从外地回来的?具体从哪座城市回到南京?”“我加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