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学人往事丨题签之疑引出的故事沈燮元屠绅
TUhjnbcbe - 2024/12/20 15:56:00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部负责同志:

拙作屠绅年谱已完成,今奉上,请查收。

自维学殖荒落,故质量甚低,句读可能亦有错误,祈不吝指正。另有序文一篇及屠绅小像一帧(因照相尚未印就),当在本星期内另行寄奉。

吴湖帆先生题签一纸,封面上不必印“吴倩题”字样,扉页可照印(式样依你社出版之元次山年谱即可)。如书出版时请你社惠赠数册,以便分赠友人。毋任感祷,专此即请

撰安

沈燮元十一月十二日

沈信中明确《屠绅年谱》题签为吴湖帆所写。可惜档案中只留存供制版的“屠绅年谱”四字,“吴倩题”三字已不存。

查了档案,我对《屠绅年谱》的编辑出版经过产生了兴趣。通过档案发现,在《屠绅年谱》这样一本小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有那么多现在被公认的名家参与其中,觉得有披露出来的必要,一是为了纪念前辈的劳绩,二是给后来者留下垂范的实例。

屠绅在历史上算不上名人,只是因为写了一部文言小说《蟫史》得到了鲁迅的评价而为后人注目。屠绅(——),字贤书,一字笏岩,别署黍余裔孙、磊砢山人、竹勿山石道人,江苏江阴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云南师宗县知县、寻甸州知州、广州通判。着有《蟫史》等。《蟫史》叙官军镇压少数民族起义事,称不上是一本名著,只是在小说史上独具一格而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篇《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曰:“欲于小说见其才藻之美者,则有屠绅《蟫史》二十卷。”又评曰:“《蟫史》神态,仿佛甚奇,然探其本根,则实未离于神魔小说;其缀以亵语,固由作者禀性,而一面亦尚承明代‘世情书’之流风。特缘勉造硬语,力拟古书,成诘屈之文,遂得掩凡近之意。……虽华艳而乏天趣,徒奇崛而无深意也。《蟫史》亦然,惟以其文体为他人所未试,足称独步而已。”

《屠绅年谱》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小书。32开,平装,全书共58页,1又7/8印张,字数33,,其中屠绅像和序各1页,年谱正文24页14字;附录两种:屠笏岩先生诗文辑存、屠笏岩先生轶事,共32页19字。印数册,定价0.20元。作者沈燮元当时也不是名人,仅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好学的图书馆研究人员。但是,这样一位年轻作者的这样一本小书竟然为古典文学出版社接受出版,而且参与这本小书编辑出版工作的都是年长于沈燮元的学者型编辑,其中不少当时已经成名,由此可见古典文学出版社的出版旨趣和编辑风格。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古典文学出版社。这家社是时任新文艺出版社社长李俊民于年11月在新文艺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编辑组的基础上成立的。李俊民(-),江苏南通人,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从事教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七七事变”后回乡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曾任联合抗日部队副司令。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文化局局长等职。年10月到上海任新文艺出版社社长。年,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迁往北京,上海没有一家专业出版古籍的出版社,出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李俊民成立了古典文学出版社,他任社长兼总编辑。社里编辑除了原先编辑组的钱伯城、王勉等外,李俊民还调来了老出版家汪原放、胡道静等,以及时任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扬州师范学院前身)历史科主任刘拜山等。编辑部虽然只有十几位编辑,但都是才学之士,一时人才济济,李俊民“常戏称他主张‘人材内阁’,私下不无得意地说:我们这个班子办一个大学中文系是胜任的”(何满子《悼胡道静并琐忆往事》,《新民晚报》年12月22日)。这样的一个出版社有这样的一批编辑,接受出版沈燮元的这样一本小书就不足怪了。

《屠绅年谱》是胡道静组稿的。胡道静(——)是著名的科技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当时已经出版了他的力作《梦溪笔谈校证》。档案中保存的第一封信[年6月24日,发文编号:编务(57)字第号],就是胡道静拟文,寄南京颐和路二号南京图书馆沈燮元的,信中说:“前月我社由胡道静同志前来奉访时,了解到您对于明代著述目录,计划制成一个完备的总目,我们觉得这个工作,对于学术界很有贡献,希望您这一著述完成时,能够交给我社出版。并且希望您在工作中经常与我社联系。又,尊着‘屠绅年谱’我社敬表欢迎,脱稿后盼即惠寄为荷。”

档案中保存的沈燮元的复信[年10月16日,收文号:,原件无断句]:

道静兄:

久未函候,时以为念。前谈拙作《屠绅年谱》已修改完成,目前正在誊录,不日可寄上指正。现有插图数页,系弟历年苦心搜集而得,未悉能随文一并刊出否?(共三页)

一、屠绅小象二、《蟫史》原刻本书影三、《琐蛣杂记》书影

此三种书籍翻刻本甚多而原刊百不一见,仅见刘翰怡及吴癯安先生各藏一种而已,其罕见可想。今所摄取者,即吴梅先生藏本。弟之意见。希望以铜板及铜版纸印出,未悉能如愿否?请与编辑部诸同志洽商后赐示,俾便与文字一并寄上、又“古典文学研究汇刊”第二期何日出版,亦祈示知。专此即请

撰安

弟沈燮元上八.十四

彦通先生附笔代候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今寄上拙作《屠绅年谱》序一篇及屠绅像一帧,祈请检收。有何意见,请随时赐示为感。专此即请

撰安

沈燮元上十一.廿六

插图另请加印数字,式样具别纸。

编辑部主任意见:

本稿年谱部分才一万字,附录约一万六七千字,全稿字数稍嫌短少,惟屠绅生平知者不多,所著蟫史在小说史中地位颇为重要,因此是书刊行对于小说史研究和重新定位“蟫史”价值俱有作用,年谱写法亦颇诚实谨严,拟予接受出版。

总编辑意见栏有吕贞白意见:

屠绅年谱是南京图书馆工作人员沈燮元着的。屠绅是清代通俗文学家,所著的蟫史在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屠绅的作品不多,事迹也不多,谱中所辑录的不过是屠同时的洪北江、赵怀玉等诗酒往还的资料。由于事迹不多,虽然作者费了不少劳动来搜辑,所得亦不过于此。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部负责同志:

一月二十一日来函收到,嘱示将拙作《屠绅年谱》序文中会稽周豫才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云云改为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完全同意。至屠氏诗文辑存内之《送蒋晓村别驾还河南》诗序下缺出处事,系誊写时匆促而遗漏,俟校样寄来时填入。另附奉你社所发之著者情况表一式二份,请查收。以后并盼加强联系。专此奉覆。顺颂

撰安

沈燮元上一月廿三日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部负责同志:

日前曾上一函,谅已收到。拙稿《屠绅年谱》有题字一纸,已于去年十一月随同稿件一并寄上,内有吴倩题端字样。请你社在铸版时,此数字不铸、仅“屠绅年谱”四字即可。专此即请

撰安

沈燮元上一月廿八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部负责同志:

编务(58)第五三四号来函收到,同意你社所拟定的稿酬。出版合同请仍寄颐和路二号。稿酬因近日时有不定期义务劳动及会议等。请寄南京牯岭路二十六号陈方恪同志转本人收(汇票请仍写本人姓名以便领款)。奉复顺请

撰安

沈燮元上四月十二

向平同志:

“屠绅年谱”的样书看到了。假如要为屠绅这样的人出版年谱,那么,要出版年谱的人就太多了。这儿显然已看不出我们的出版方针。这部年谱在内容上也是很贫乏的。建议结合你们的运动发展情况,对这一部书的出版问题作一检查。

又,曾次亮同志唐诗选目请寄还。

金灿然9/5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人往事丨题签之疑引出的故事沈燮元屠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