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个人的精神史读郭世明散文集故乡还
TUhjnbcbe - 2024/12/21 19:06: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本文刊登在8月27日《彭城晚报》

一个人的精神史

——读郭世明散文集《故乡还在》

白丁

故乡是每个作家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故乡之所以引起作家的兴趣,让他们反复歌咏,写出了许多深情的散文,是因为故乡保留着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走过的足迹,有我们一生也割舍不了的东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人的故乡已不复存在。大片的农田被城镇蚕食,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这是历史的进程,不会顾及人类的情感。郭世明先生把自己的散文集取名为《故乡还在》,一个“还”字体现的是一种庆幸和慰藉。可是故乡虽在,已不是过去的故乡,亦非记忆中的模样。所以当我通读完郭世明先生的《故乡还在》,我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故乡还在,这里的故乡事实上是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世界的故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的故乡正在逐渐消亡的过程中,可是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心里,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故乡还在》共收入作者44篇散文,分“故园梦萦”“师友至情”“心曲咏真”和“知音酬文”(友人评论)4个部分。无论是记事还是怀人,都离不一个“情”,都源于一片“爱”。

书名题写:高云(曾任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正厅级巡视员)

诉说亲情,诠释传统美德

我认为,《故乡还在》这部散文集的作品,以“故园梦萦”这部分作品最为动人。

开篇的《娘》可谓先声夺人。“娘”这个传统的称谓已经消失多年,也只有在农村,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可能还会延续这个叫法。娘被妈取代,更有一些五花八门的称呼如妈咪、麻麻等。仔细口味,娘和其他称呼更符合中国人情感的表达。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个老师,把《娘》放在散文集的第一篇,可见作者的用心。

“娘”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女人的代表,勤劳、善良、贤慧、慈爱、隐忍、要强,除了这些传统美德,文中的娘还知书达理,成了作者幼年时的偶像。由于娘的言传身教,儿子继承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形成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之道。《大嫂》也如此,一个善良、厚道、操持家务,和睦邻里,孝敬长辈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生产队长》是写父亲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是每天早晨出工的钟声,父亲要派活,晚上还要核算工分,特别是挖河工时,更是身先士卒,不惜体力。队里丰产丰收,其他大队的都来取经学习,那时的父亲多么荣耀!在《父亲》一文中,作者讲述的是年迈的父亲生病住院的经历,“无理取闹”求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人的精神史读郭世明散文集故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