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8日,本报《美食周刊》特约邓海滨、吴选贺、许祥兴、李小康、刘秋宾、徐岳林、傅鹏等七位名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食品千亿产业链的目标,建言本土菜,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邓海滨(原味腴酒家厨师)
味腴酒家是岳阳餐饮业的骄傲
我于年进入味腴酒家工作,到年离开,了解并见证了味腴的几起几落。味腴酒家于年由周权姐弟三人在南正街创建,当时以经营江浙风味的高、中档酒席为主。抗战全面爆发,年11月岳阳陷入日军铁蹄之下,全城一片荒凉,被迫停业。年日寇投降后,周氏姐弟返回岳阳,于年春再度挂起了味腴酒家的招牌。除了保持原有营业项目外,还增加了京、川、湘菜风味。因其厨师阵营整齐、烹调技术高,选料配料严格、原材料正宗,管理严谨、经营方法灵活、服务态度好而生意兴隆。这是解放前味腴酒家的全盛时期。年岳阳解放前夕,局势动荡,市场萧条,再度停业。年春,再度复业。年公私合营,改名。年停办,店房改作旅社和职工宿舍。年,岳阳市商业部门决定在今竹荫街38号恢复名牌老店——味腴酒家。其店堂是新建的上下两层楼,面积六百多平方米,餐厅可摆筵席80桌,各种陈设也较为时新。名厨张克亮等人不仅培训了多名学徒,还在继承传统烹饪技术的基础上,创制出“巴陵全鱼席”。年,酒家作为国营企业改制,职工买断工龄,店子卖给私人,停业。作为一个老味腴人,我期待味腴重新挂牌,开张营业,在新时代为岳阳餐饮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吴选贺(原岳阳饭店经理、厨师长)
岳阳地方菜要彰显特色
岳阳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鱼类资源和水产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如菱、藕、莲米、荷叶、芦笋、藜蒿等),丰饶的物产成就了岳阳地方菜以湖鲜为主的风味特色。在口味上,岳阳菜注重咸、鲜、酸辣、香辣、麻辣,以辣味为主;在烹调方法上,注重煎、炒、红烧,兼烹、炸、煮、炖、焖、煨、汆,多种烹调技艺并举。如“藜蒿炒腊肉”,藜蒿是湖边水生植物,腊肉用本地特产,脆嫩芳香的藜蒿与熏香的腊肉烹炒在一起,令人胃口大开。这道具有岳阳特色的菜,甚至畅销到全国各地,受到很高的赞誉。“鳝鱼焖腊肉”这道菜也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还有“泥鳅炖腊肉”、“腊肉煨湖藕”、“湖藕炖排骨”等,都代表了岳阳的地方特色。
许祥兴(南湖宾馆原副总经理、餐饮总监)
对症下药
促进本土菜的健康发展
说句老实话,对于岳阳本土菜,我是有喜有忧。在这里,借《美食周刊》,我要对岳阳本土菜唠叨几句,牢骚几句。改革开放以来,岳阳本土菜有了长足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但外感“风寒”也病得不轻。主要症状在于:一是作为食材的原材料,还要进一步达标,来路要正,品质要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不是也是,以此欺骗消费者。二是对于味型、味别要制定出一个统一标准,并严格执行。三是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不能老死不相往来,各自为政。只有治好了以上“疾病”,岳阳本土菜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李小康(原樱花宾馆厨师长)
湘菜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
本人从事烹饪40余年,工作上胆子大,敢于创新。年师从湘菜大师许菊云,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承传湘菜的特色和精华。在我看来,湘菜要发展,要提升,要传承下去,关键在于创新。比如松鼠鱼、鸡茸海参、香酥鱼片、脆萝卜丝盐蛋黄、脆炸鲜奶、酸菜扣肉等都是创新的产物,因此受到食客的喜欢和赞扬。学无止境,技艺无涯,只有立志不断进取,创新湘菜品质特色,展示湘菜精华,方可为湘菜、地方菜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