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陆芳
9月24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接到热心读者爆料,杭州最有名的“教授村”西溪路56号杭大新村,在拍电影!
当日下午,著名演员奚美娟出现在杭大新村里。傍晚时分,另一位著名戏骨吴彦姝也来啦!她们在小区进门的主路上演“母女”对手戏。
“奚美娟瘦瘦高高的,看起来真年轻,哪里看得出有65岁!”这位热心读者是杭大新村的住户,他激动地向记者描述,“我这个年纪还是看过奚美娟演的电影的,所以她一下车,我就认出来了。”
奚美娟下车
据他描述,当天上午,杭大新村7幢前就来了不少剧组的车,贴了“《春歌》摄制组”字样。工作人员不停地往二楼搬旧藤椅等家具,让他惊奇的是,还搬了一辆旧自行车上去。
司机告诉他,这是一部老年题材的电影,好像是讲老年痴呆症(阿兹海默症)的,下午三点左右奚美娟会来,傍晚是奚美娟和吴彦姝的对手戏。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上网查了一下,确实有一部杨荔钠导演、吴彦姝、奚美娟领衔主演的亲情文艺片《春歌》前阵子宣布在杭州开机。在杭大新村拍的,应该就是这部电影。
《春歌》讲的是一位85岁的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亲情故事,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展现爱与亲情在生命尽头绽放出的无限力量。这对母女由两位国家一级演员吴彦姝和奚美娟出演,两人都是戏剧舞台出身且都是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者,两人的年龄也与角色相近。
这个故事新奇之处在于,患上阿兹海默症的是65岁的“女儿”奚美娟,担起照顾之任的则是85岁处于晚年的“母亲”吴彦姝。
而片名《春歌》则取自南宋时期的一首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歌》为什么会选择在杭大新村取景?
“好像听说,她们演的是大学老师。”
前不久,杭大新村区域正式被列为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曾入住过大批学术界泰斗:一代词宗夏承焘、国学大师姜亮夫、“诗孩”孙席珍、礼学宗师沈文倬、语言学家任铭善、历史学家胡玉堂、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文艺理论家蒋祖怡、古典文学家王驾吾……可以说随便一幢楼,都住过不少大学问家,而且这里的房子原汁原味地保持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教师宿舍区的样子,电影选择在这里取景也是独具慧眼。
这位杭大新村的热心读者告诉钱报记者,当日下午,奚美娟的戏在杭大新村7幢中间那个单元的二楼拍摄,他看见奚美娟穿了一件薄纱裙子,奇怪的是她头上披了一个白色婚纱披巾,还斜背了一只老式水壶。只见她神色恍惚地走上二楼,过了一会儿又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
奚美娟走进了二楼亮灯的那间房间
“如果这部电影是讲老年痴呆症的,就可以理解奚美娟为什么会这么怪了。”他所有所思地表示。
他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吃完晚饭出来散步的时候,碰巧又看到了一场“好戏”,就在杭大新村大门进来的主路上,奚美娟遇上了来找自己的“母亲”吴彦姝。
“吴彦姝也看不出有八十几岁了,看上去很精神。坐在帐篷里面的那个人估计是导演,不停地喊‘太棒了’,应该是演得好。”
他说,虽然听不清两位老戏骨在说什么,但看得出她们都很投入,尤其是吴彦姝面对“老年痴呆”女儿的那种焦虑,很有感染力。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获悉,《春歌》的主要取景地在杭州,当日上午就在莫干山路的创意园拍摄,接下来还要在杭州不少地方取景,整个拍摄周期是45天。
(现场图由热心读者提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