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孙燕通讯员胡华龙
茫茫大海,当两艘船发生碰撞后,不仅要救人,还要处置海洋的溢油污染。
怎样应急处置溢油事故?今天(11月29日),浙江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预计到年浙江将建成四个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以应对此类事故发生。
△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开展综合演练
浙江最近的一次海洋污染处置要追溯到5年前。当时,装有煤炭的散货船“佳丽海”从俄罗斯VANINO港驶往老塘山码头时,与从梅山出港的韩国籍集装箱船“XIUMEITIANJIN”(中文船名“秀美天津”)在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发生了碰撞。“秀美天津”轮船艏插入“佳丽海”左舷生活区部位,导致“佳丽海”轮失去动力,机舱舱壁进水并伴随部分燃油溢出。
经过宁波、舟山海事部门及专业清污作业单位持续七天对机舱存油抽油,海面溢油清理,基本上抽取了船上的存油,清除了事发海域溢油。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未有船舶沉没,并且避免了海洋严重污染。
△布放围油栏
“浙江是港口航运和原油运输大省,大型船舶和危险货物运输船舶进出港频繁。”浙江海事局危管防污处负责人说,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1亿吨,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全辖区包含原油在内的危险货物进出港数量超4亿吨,船载危险货物进出港艘次。未来几年,随着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黄泽山油品储运基地、东北亚保税燃油加注中心等重大项目陆续投入运营,浙江辖区海上溢油污染海洋风险日益严峻。
目前,浙江辖区5个沿海地市,各有一家船舶污染清除单位。国家级溢油应急设备库2座,其中宁波大型国家设备库溢油清除控制能力吨,舟山国家设备库能力吨。此外,台州、温州国家设备库建设正在推进。预计到年,浙江将建成四个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
另外,浙江海事局还将依法加大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力度。据环保部门提供的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镇海监测点数据显示,年、年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15μg/m3与11μg/m3,分别同比下降28.6%与26.7%,两年共计下降47.7%。
△溢油应急船舶协作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