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笃定前行成就不凡新民晚报
TUhjnbcbe - 2025/4/10 8:02:00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不凡之年成就不凡业绩。

一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扣住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扣住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紧紧扣住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履职尽责,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截至今年5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草案47件,通过34件,其中新制定法律5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38个报告,开展3次专题询问,进行7项专题调研,监督工作实效进一步增强;邀请人次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举办5次代表座谈会、人次参加,组织名代表开展专题调研、视察考察等活动,举办8期代表培训班、学习班,培训代表人次,人大代表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彰显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做好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在今年1月召开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栗战书委员长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时说:“全国人大常委会更加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质特征和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

这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和基本功。继年9月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后,年12月再次召开交流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为主题,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学习交流。

一年一度的“充电”让来自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学员”们受益颇深,他们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加强学习培训,在能力素质上得到提高;拓展渠道方式,在密切联系上激发新活力;发挥主体作用,在履职尽责上取得新成效;完善制度机制,在服务管理上出台新举措……

这让制度自信更加坚定:只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才能不断提升人大工作水平,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坚定的自信,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体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形式,采用现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常委会会议,作出了推迟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就是要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在今年这个特殊艰难的年份,更好地发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是关键。如今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凝心聚力,建言献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绍兴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这些天正奔波在田间地头,准备将最接地气的声音带到人民大会堂。

这充分道出了人大代表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信。

质量提高、步伐加快,展现立法作为

时间紧、节奏快、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成为立法工作新常态。履职进入第二个年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秉承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在加快立法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立法质量,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施行外商投资法,修改土地管理法,启动著作权法修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药品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长江保护法立法,修改森林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草案47件,通过34件,其中新制定法律5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立法联系点问法于民。去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上海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详细询问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情况。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侯晓燕当时正在与法治信息员进行讨论,至今仍感慨万千,“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我们就可以把意见和建议提交至顶层设计的立法人员,甚至被采纳并写入法律。”作为国家立法机关设在百姓家门口的民意直通车,一年多来,共有14部法律草案通过立法联系点向公众征求意见。问法于民,人大立法更接地气,为提高立法质量打牢了基础。

——民法典编纂创立法史纪录。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有序进入审议程序,其编章、条款之多,史无前例。仅仅是围绕高空坠物如何追责这个难题,就几易其稿,最终三审稿增加禁止高空抛物的规定,成为草案修改的一大亮点。一次一次的审议,一次一次的精雕细琢,都是为了让这部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典更加完善。7编条,创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纪录的民法典草案,即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登台亮相,接受最后的审议。

——加快组织卫生领域立法修法步伐。按照依法防控疫情的要求,总结防控工作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今年2月,作出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4月,初次审议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同时,为保障疫情防控在法治轨道上顺利开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动发声,提供法律指引,回应社会关切。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疫苗管理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修订药品管理法,审议生物安全法草案,充分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立法全过程。

……

这些可圈可点的立法故事,以坚实的脚印踏实了一年多来的立法之路。

依法、正确、有效监督,增强监督实效

检查6部法律实施情况,听取审议“一府两院”16个专项工作报告、5个计划和预决算监督报告,开展3次专题询问,进行7项专题调研……全国人大常委会切实担负起法定监督职责,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监督全过程,围绕中心、贴近民生、突出重点,监督更有力度、更具实效。

为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检查了水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围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民族地区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检查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就业促进法等实施情况;为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检查高等教育法实施情况,围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执法检查年年有,如今的执法检查更显人大监督“刚性本色”。“人大执法检查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检查,而是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必须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开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监督,一抓到底,务求取得实效。”在执法检查中,栗战书委员长多次反复强调。

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落实情况是人大监督的重点。继年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之后,年栗战书委员长再次担任执法检查组组长,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按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你们对水源地保护有什么应急预案?”“哪些信息应向市民公开?”“对于水质不达标的,有限期整改的要求吗?”……一连串的问题,直击法律实施中的短板。紧扣法律规定,检查组不放过一个漏洞。

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执法检查新举措频繁亮相:强化问题导向,梳理法律责任清单,紧扣法律规定查找问题;强化委托检查,专门听取受委托检查的省级人大常委会汇报,增强人大监督合力;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评估,为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参考;加大暗访和随机抽查的力度,点名曝光,动真碰硬。

“这些问题每年都会出现,年年审,年年有。建议能否由审计署牵头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部门的联动机制,切实减少屡审屡犯的问题。”年12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分组审议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时,杜黎明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与他一样,委员们共同

1
查看完整版本: 笃定前行成就不凡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