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办”,三十年前,新安晚报创刊时提出的这句口号,犹如精神圭臬,影响了每一个新安人。三十年来,新安晚报始终坚守民生立场,为百姓代言,给市民搭桥。一批又一批的新安人,用手中的笔担起一肩道义。
读者日让读者成为“主角”
“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报纸办得如何,读者最有发言权。
在问世一段时间后,年8月8日,新安晚报首次举办“读者服务日”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与编辑部直接交流的机会。当时的主题是“听取大家意见,鼓励大家参与”。
本报读者日活动。
年11月12日,新安晚报老总第一次走进合肥人民广播电台“快乐星期天”节目,与广大读者进行“空中交流”,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多年来,本报历任老总先后多次走进合肥电台直播室,聆听读者意见和建议。
读者的支持和肯定给了编辑和记者更多的动力,读者的建议和意见也成了新安晚报不断改进创新的重要推手。
年11月9日,合肥杏花公园热闹非凡,新安晚报举办了首届大型读者日活动,共有7万余人参加,盛况空前。这也开了安徽新闻界读者日活动的先河。
首届新安百花奖颁奖晚会。
此后若干年,以“回报社会、服务读者”为宗旨的读者日活动每年都会与大家见面,并且扩大到黄山、阜阳、池州等地,并邀请很多大家熟悉的名人参加,现场还提供很多便民服务,参与人数也一再翻番。新安晚报的读者日活动,成了一大传统,也成了读者和报人的盛大节日。
开热线让沟通更加顺畅
在新闻报道上,本报也通过开设栏目、推出策划、服务百姓所需,传递百姓心声。
年,本报推出策划“百姓点将台”,通过“点将”的方式,在政府部门和百姓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问题。
钱玉岁总编辑走进“快乐星期天”节目。
年7月,本报与省高招办举办省内首次高招咨询活动。每年的高招咨询会已成本报品牌活动。
年3月,本报首次推出“市民问政”专栏,搭建市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此栏目已成为本报品牌栏目。
此外,新闻热线的开通更加拉近了读者和本报的情感。早在年,新安晚报便开办新闻传呼“蓝天台”征集线索。年7月1日,新安晚报的新闻热线开始全天候为读者服务,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并不定期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听热线。
年12月8日,本报成立呼叫中心,新安热线正式开通,新安服务读者的渠道更加通畅。
客服人员在调试热线系统。
融媒体时代来临后,与读者交流的渠道也不断增加。年9月,大皖新闻全新升级上线,内容丰富能看也能听,页面呈现更富现代感。特别是增加“报料”功能,与读者交流更方便。此外,近年来,新安晚报(大皖新闻)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