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军营里长大,从小最爱听的是战斗故事,而令我最难忘的是淮海战役中“小推车”的故事。年的冬天发生在江淮大地的一场伟大战役,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人民解放军以60万对敌80万,以13多万人牺牲为代价,全歼国民党军55.5万人,这奇迹的背后是万民工、88万小推车、4.3亿斤粮食……“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床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好儿郎含泪送战场。”
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一组组数据历历在目……透过70余载的珍贵档案,我努力探寻淮海战场上战略对决的制胜之道。在那场气壮山河的战役中,“一切为前线,一切为胜利”成为高度自觉,广大人民拥军参战热情高涨,家家户户齐上阵,男女老少忙支前,人民支前之踊跃、战果之辉煌,前所未有,堪称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回望那段已经载入史册的记忆,心潮依然澎湃,一辆辆小小的“独轮车”打败了国民党的飞机坦克,成为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力量源泉。那一刻,我深刻领悟到,淮海战役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
70多年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再现“小推车”驰援相助的感人场景。14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的“人民战争”,一如当年的“淮海战役”那样,再一次让世界为之震撼,令世人为之动容。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从除夕夜解放军星夜冒雨驰援医院勇挑重担,从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到社区工作者“日夜奔忙”,从退役军人重披战袍坚守岗位到青年志愿者投身一线不畏险……防疫战斗中,无数英雄儿女英勇顽强、不惧牺牲,一如战争年代展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气概。那一刻,我深刻感悟到,“小推车”精神已经穿越历史的时空,融入每一名中华儿女的血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光彩夺目的光芒。
从昔日的“淮海战役”到今天的“防控战疫”,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人民永远是胜利的“密码”。
作者:宋奕徐作者单位: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