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太原市救助站给流浪者一个温暖的家
TUhjnbcbe - 2025/5/3 17:07:00

数九隆冬,寒风萧萧,万柏林区上庄北街号的大楼内却温暖如春。初见这座崭新的现代化大楼,很难让人联想到这里是太原市救助站。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房间里,明亮且温暖,让人有一种家的感觉。“吃得香、睡得好,头疼脑热有医生治,这里的生活真好!”1月15日,在市救助站滞留的受助者邱种久感慨地说。

年7月,市救助站乔迁新址后,硬、软件“双升级”,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新站投资2.09亿元,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综合救助楼、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后勤保障服务楼。其中,综合救助楼设床位张,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设床位张。

“和原来相比,新站的硬件设施大大改善。”在该站救助服务1科科长王军的带领下,记者走进综合救助楼6层救助服务1科。这里每个房间设4张床,供受助者居住。王军说:“新站是按照男、女性别分层设计的,1科接待男性受助者。目前1科有11名受助者,其中4名是新进站的,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新进站的受助者必须在单间隔离7天,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才能解除隔离,然后救助站工作人员才能帮助他们返乡。”

10时许,活动室内,6名受助者正坐在椅子上看电视。“我老家是辽宁沈阳,来太原打工,因找不到工作,身无分文,流落街头。”花白头发的邱种久说:“幸好被太原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才有了安身之地。”说话间,一位医护人员走进来,给邱种久量血压。“血压还是高,一会儿给你吃药哈!”医护人员说。

11时30分,几名受助者来到餐厅,工作人员为他们每人送上一份午饭,热气腾腾的豆角肉焖面、凉拌黄瓜、胡芹黄豆和紫菜蛋花汤。工作人员微笑地说:“慢慢吃,管够吃……”“这儿的伙食真好,一日三餐,天天不重样,米饭、面条、炒菜,还经常有饺子、包子、羊汤……”54岁的受助者赵文红说。

滞留在救助站的城乡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大多身体残疾和智障残障,刚进入救助站时,工作人员会为他们提供“五个一”服务,即:洗一次澡,换一套衣服,做一次体检,理一次发,谈一次心。在救助站,受助者们还能享受送餐服务、随叫随到的送开水服务、每周三次洗澡、周五换洗衣物等服务。工作人员还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和家庭。

每一个流浪者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市救助站用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温暖着一个个疲惫的身体,抚慰着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来演:太原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原市救助站给流浪者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