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寒冬里攻坚克难架飞虹,记建设鳊鱼洲长江大
TUhjnbcbe - 2025/6/1 23:01: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

过了腊八节,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年关也更近了。然而,对于鳊鱼洲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来说,此时不仅需要更加吃苦耐劳,而且还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心性。1月14日,浔阳晚报记者一行来到该桥5#墩的施工现场,看见工人们正顶风冒雨,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岗位上的每一分钟,都灌注着工人们的一份汗水,一种红土地上的建桥铁军精神。

工人在寒风中施工

“90后”小工匠的大桥梦

吴鹏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90后”,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当年大学毕业后,他怀揣着梦想加入到中铁大桥局,成为一名建桥工匠。作为现场的施工员,风吹日晒已经习以为常了。24小时的倒班制,让他没有太多的时间休息。远在吉安老家的父母,对于儿子也是分外牵挂,总想见他一面。但是为了工作,吴鹏宇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时间紧,任务重。遇到问题,就要迎难而上。这是吴鹏宇的信念。5#墩围堰下放的时候,由于每一个围堰都有编号,它们要在特定的位置摆放。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拿着图纸在施工现场,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比对,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吴鹏宇如今的工作还涉及指导施工和控制质量,尽管如此,遇到自己技术知识上的薄弱环节,他丝毫不介意向普通工人请教。正是因为日积月累,才让他小小年纪就掌握了过硬的本领。

寒来暑往不变的是一份坚持

采访当天,江风阵阵迎面吹来,冷得人直哆嗦。工地上的大多数建筑都是钢结构,“吸热能力强”,用手摸上去更冷。然而,这一切对于建设鳊鱼洲大桥的工人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5#墩围堰的施工班组负责人王盛永对浔阳晚报记者说:“年7、8月份的时候,开始围堰的制作,室外的温度接近40℃。工地上又无遮无挡,工人们完全处于阳光直射状态,浑身上下被汗水都打湿了。近期,围堰拼装、整体下放又遇到寒冷的天气,在进行清淤作业时,工人穿着厚重的潜水服钻进冰冷的江水里,用手清理靠近大堤机械无法触及到的一些石块。上岸后,工人们的一双手冻得发紫,里面的内衣全部都湿了。尽管如此辛苦,但是他们一直坚持着,生怕因为自己的懈怠,影响到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在工地上,浔阳晚报记者见到了正在专心致志进行焊接作业的工人何方,今年1月份刚加入项目部的他,工作时间为白天、晚上10个小时两班倒。看见他认真工作的样子,浔阳晚报记者不禁肃然起敬。这个来自湖北的中年汉子憨厚地说:“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到桥梁的整体质量,所以工作时不能够马虎。”

发挥“四特”精神的建桥铁军

年12月15日,随着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5#墩底节围堰下放到位,标志着项目建设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据项目部副经理王连介绍,5#墩首节围堰下放施工中遇到了下放精度要求高、吊挂控制荷载大等难题,项目部优化工序,改顺序作业为平行作业,投入了6台吨连续千斤顶,其动力系统和传力系统的安全系数均为2.0,确保了围堰安全、精准下放。

5#墩围堰下放到位展现了大桥建设者的时代风采,但这仅仅是一个缩影。岁末,一场大雪不期而至。安九项目部一派洁白的冰雪世界。12月31日,年最后一个下午,安九项目工地,党员们来了,团员青年们来了,大家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除冰扫雪战严寒。据王连回忆,当时地上的积雪深达50厘米,虽然室外气温很低,但是大家的除雪热情却很高。经过奋战,道路、施工场地清理得干干净净,保障了项目建设不受雨雪天气影响。

浔阳晚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鳊鱼洲长江大桥建设即将步入下一个节点。面对新的挑战,王连对浔阳晚报记者说:“我们要继续发挥中铁大桥五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精神,打造一支红土地上的建桥铁军。”

浔阳晚报记者吴业园叶涛/文欧阳海员/摄

1
查看完整版本: 寒冬里攻坚克难架飞虹,记建设鳊鱼洲长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