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太仓港集装箱码头通过创新物流模式、整合优化航线航班、拓宽沿海内贸干线覆盖面等举措,助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港,打造长江第一外贸大港,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平稳回升。
计海新摄(人民视觉)
越是遭遇挑战之时,越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心与格局。
“从历史的长镜头来看,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对于开放合作愿景的描绘,清晰而有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实现了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积极态势。因疫情推迟举行的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更多希望。
如今,外贸企业科学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这一切,充分彰显出中国开放型经济所蕴含的勃勃生机,更体现了中国带给世界的无限机遇!
外资持续看好
4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折合.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1-4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7%。其中,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同比分别增长46.9%、73.8%和99.6%。
1-4月,主要经济体和区域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9%;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3%。
(数据来源:商务部)
开放力度更大
·5月7日,央行、外汇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限制。
·4月1日,中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2月28日,继彭博公司之后,国际主要债券指数供应商中的摩根大通公司也将中国国债纳入旗下主要债券指数。
·1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新政策,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外汇对冲渠道,进一步便利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外汇风险。
出口稳步回升
今年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
4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2.5万亿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8.2%;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复工达产,外贸企业找回节奏
及时足额退税、增加国际货运航班、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简化对外经贸管理程序、推动世贸组织成员间加强合作……最近,一系列有效措施正在让中国对外开放焕发出勃勃生机。
开放的稳健步伐,是出口企业争分夺秒“抢进度”。
广西凭祥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如今,当地友谊关口岸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一辆辆满载机械、电子设备等货物的中国货车排队通关,道路另一侧越南入境车辆源源不断,报关员骑着电动平衡车来来往往。
在凭祥万通物流园的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流水线快速作业,一个个组装好的电子音响设备经打包装箱后,由搬运工人统一搬到指定地点存放。“我们的产品有七八成用于出口。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产量有所减少,但我们正全力加紧生产,争取把进度抢回来。整体来看,我们对今年外贸依旧充满信心,计划通过跨境劳务合作等方式加大招工力度。”该公司管理人员刘立树说,目前企业正在着手建设新的工厂,建成投产后用工需求量将达两三千人,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
开放的稳健步伐,是进口商店琳琅满目的“舶来品”。
“这里的进口商品比普通超市价格实惠、品牌也多,家里人都用习惯了。”不久前,浙江省义乌市居民刘先生一大早就专程驱车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在一家名为“洋什铺”的店面采购进口品牌的清洗液、儿童用品等。短短一小时内,“洋什铺”就产生了10多单流水,生意不错。
作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国际商贸城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球小商品贸易的神经,直接影响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状态。为了将疫情影响减至最低,义乌国际商贸城采用了红外线测温仪、市场内设施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