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9日讯,“师傅,您在哪个门?红绿灯那边?好,我马上过去。”
资料图北京晚报
下楼前,马科(化名)用手机预约了一辆网约车,当他走出公司总部大门时发现,门前已云集了大量网约车,一时无法定位的他,只能给司机拨电话确认上车位置。
这是深夜10点,和马科一样,同事们陆续离开工位,奔向回家的网约车。马科是互联网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或者叫程序员,这几乎就是他每天最正常的下班时间。
北京晚报记者走访多家互联网公司的北京总部发现,互联网企业的工程师们下班都很晚,加班是常态。在圈内,与加班相关的传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风一般卷起一番讨论,然而,讨论多以尴尬一笑收场,马科和同事们该加班还得继续加班。
面对家人担心的询问,马科往往笑着说:“在哪敲代码不是敲呢?何况公司冷气够足、晚餐免费、打车报销……”
现状
“没有打卡制度,也没有严格上下班时间”
一件足球服、一条短裤、一个电脑包,虽然也年近三十,马科还是保持着学生时代的穿搭风格,唯一的区别是,足球服是正版的,花了近块钱。
“我们这行,没有不加班的,但是考虑到收入比较高,大家也就忍了。”
从入行到现在,马科换了几家公司,加班和对应的加班福利都类似。“基本都一样,大多数是弹性工作制,不打卡,只规定工作时长,也就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公司不会强制要求加班,但是活干不完,谁也不会下班。当然,为了广大程序员能安心加班,像免费晚餐或餐补、打车报销或车补等等一定都是有的。”
年夏天,腾讯公司曾公开回应了关于其加班文化的传言。腾讯在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