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晚报夜读诗城月历middot十
TUhjnbcbe - 2020/12/22 14:10:00
小雪已至,天气骤冷。

这个时节,容易让人生出孤独凄清之感,不如在古诗里寻觅知音,获得温暖。

朗读:娜娜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人生在世,当顺应自然,活出极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秋叶如何静美?只爱夏花,只追求绚烂的人往往容易忽视。

你记得夏日最后一朵玫瑰是何时开的,那你记得秋天最后那片红叶是何时落的吗?

那天,诗人杜牧悠然入山。

天气有些寒冷,他顺着弯弯曲曲的石径向上走,看见“白云深处有人家”,看见漫山遍野的红叶,觉得人生不必赶得那么急,可以停下来歇一歇,赏赏红叶,想想心事。

那历经风霜的红叶,似乎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绚烂。它们沉默不语,静静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杜牧那天想了些什么,无人知晓。世人都说他是浪荡子,他也曾苦笑自嘲,“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想当年,他才气逼人,在大唐东都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太学博士吴武陵欣赏他的才华,专程找到主考官,说他很有才,得让他当状元。

可惜杜牧只中了进士,被分配到南方工作了几年。

公元年,33岁的杜牧被调回洛阳工作。这年秋天,他在洛城偶遇张好好。

张好好是杜牧在南方工作时认识的歌女。杜牧初见她时,她才13岁,不谙世事,天真烂漫。怎料多年后重逢,佳人竟沦落街头,在小酒馆里卖酒,真是红尘多变,浮生若梦。

杜牧为之心酸,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洛城重相见,婥(chuò)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他们见证过彼此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眼下你怜我红颜凋零,我怜你未老先衰,彼此惋惜青春的流逝。

要再过一些年,方才懂浮浮沉沉寻常事,花开有时,叶落有时,只要真实地活着,“霜叶红于二月花”。

千年后的深秋,洛阳城外,山中红叶依然静美如画。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治家和文学家。

这首《短歌行》铿锵有力,气势宏大,优美典雅,充满哲理,有情,有景,有热血,有抱负,吟诵起来很爽。

人生苦短,对酒高歌,庸人只想及时行乐,曹操喝了几碗杜康酒,心里想的却是“青青子衿”——有才华的人。

曹操有野心,志在重整河山,建功立业。

打江山靠的是人才,于是他求贤若渴,愿意“鼓瑟吹笙”宴请嘉宾,愿意像周朝的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希望天下英豪都来投奔他。

史载,周公营建洛邑,在洛阳制礼作乐。

他怕怠慢了人才,哪怕正在洗澡也要赶快擦干手回复信息,哪怕正在吃饭也会立刻放下碗筷接见对方,“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曹操年轻时,曾在东汉京城洛阳任北部尉,熟悉洛阳的历史典故。他以周公自比,其意自明:天下归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下面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原是写姑娘思念情郎,嗔怪情郎:我不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来找我吗?

曹操借此提醒贤才:就算我没去找你们,你们为何不主动来投奔我呢?天冷了,该找个窝了!别像乌鸦绕树那样犹豫不决,感叹“何枝可依”,我就是你们最好的选择,快来吧!

曹操确实重视人才,强调唯才是举,曾多次发布求贤令。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不听谋士许攸的作战建议,许攸一气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大喜,光着脚跑出来欢迎许攸,并虚心听取许攸的建议,亲率精兵偷袭敌营,最后以少胜多,大破袁*。

打了胜仗后,曹操清点袁绍的书信,发现自己的部下曾私下勾结袁绍,给袁绍通风报信。他没有追究这些人的罪责,反而烧了“罪证”,说:“袁绍很强,我都曾担心不能自保,何况是他们。”

有此胸襟,无怪乎荀彧(yù)、郭嘉、陈群等名士争相投靠他,并死心塌地辅佐他。

(供图殷书玲)

THEEND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胡桃

审核:赵怡

洛阳晚报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报夜读诗城月历middot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