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文娟)厦门六中学生成长发展学院近日成立。这个学院设在厦门六中高中部,院长由学生担任。大本营是本学期厦门六中新投建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该中心一期项目已完成建设,有多平方米,二期还在建设中。
“学院面向高中部所有学生,只要学生想参与,我们就提供舞台。”厦门六中德育处副主任蔡鸿菲说,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家做主的院长是学生,组织活动的也是学生。老师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活动内容进行把关。譬如,有学生想在学校开个人演唱会,老师会审核演唱曲目是否健康积极向上,其他所有事务则由学生自主操办。活动结束后,学生将获得一份“证明”。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为了方便他们提交材料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学生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可以做很多事,如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小讲座、作品展、沙龙、论坛;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爱好,举办电影、图书、摄影等主题分享会,在交流碰撞中展示风采、才华。
“学生很兴奋,已经有不少人动起来了。”厦门六中团委书记杨凡举例,学生电视台成员想办一场分享会,分享平时拍视频的经验;学生会摄影组也提出,要把年段里对摄影感兴趣的同学召集起来,开个小型培训会。
学生积极参加学院活动
据悉,创设学院的想法来自厦门六中校长姚育青提出的“*建工作统领,实现德育特色与教学质量双翼齐飞”理念。在蔡鸿菲看来,与学生会相比,学生成长发展学院给所有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平台,更强调主动成长、完善自我、自我价值实现。目前,学校正在广发“英雄帖”,发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近期,学院将举行一场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标识设计作品展览。下一步,学校还将通过学院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参加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学习生活,比如*训练什么,研学去哪里,校庆、运动会怎么办,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厦门六中副校长张建阳给学生院长颁发聘书
校方表示,希望通过学生成长发展学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律及自我管理意识、服务校园及参与学校活动意识、自觉成长及未来规划意识等。
以上内容转自10月20日《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