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洪俊
陈浩洲肖玉/传媒大观察原创
六年前,浙报食堂开通了微博,网红食堂吸引了众多食客的目光,彼时的报业,就像这个网红食堂一样,红红火火。
六年后,被吃货们惦记的浙报食堂,悄悄地在饿了么开了家“晨曦食堂”,这家食堂的外卖送餐员则是浙报大院里的记者兼任。此时报业的形势,难免会让人生出“记者都去送外卖了”的感伤,但浙报对此打出的口号却是满满的情怀与乐观:用新闻填满美好生活和你的胃。
这就是传说中的浙报集团,一家较早进行融媒革命的地方报业集团,有着与其他报业集团完全不同的气质。
观媒君在年12月独家对话了时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委副书记、总编辑鲍洪俊。
浙报融合的第三条路径
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传统主流媒体要大力发展移动端,占领新兴舆论阵地。
稍早些的两个月前,这家报业集团则刚刚上线了一款新闻客户端——“浙江新闻”。这款App上线不久,很快在全国报业中打响了名气,此为后话。
鲍洪俊是有着24年新闻采编经验的资深媒体人。从宣传系统官员变身媒体实践者,基于体制禀赋的自觉和主动,他对媒体融合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媒体融合无外乎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媒体外部的技术公司通过技术优势,快速聚合传统媒体的内容;第二种是央媒路径,日常运行各有一套人马,以临时的项目制应对重大新闻报道,任务完成后回归建制。
浙报走的是第三条路径,把*报、*网、*端全部打通。
年,浙报集团推行报网端融合,将《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三班人马合并,融合组建一个中心八个部。一个中心是指全媒体编辑中心,包括报纸的夜班编辑部和把网站、App融合在一起的数字编辑部。八个部即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全媒体*治新闻部、全媒体文化新闻部等,每个全媒体新闻部都要采集、编辑和分发三个媒体的全端产品。
三班人马合并后共有人,夜班编辑部只有12个人。这个编辑部只负责《浙江日报》前四版、浙江在线新闻版块以及浙江新闻客户端首屏头条内容更新。
为推动主流新闻传播占领互联网制高点,浙报集团构建了由核心圈、紧密圈、协同圈三个部分组成的“三圈环流”新媒体矩阵。核心圈包括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手机报、浙江在线、浙江视界,构建“四位一体”的网上*报,以传播主流新闻为核心,一个中心八个部和核心圈的业务联系紧密。
为考核采编人员,集团自主设计了传播力指数,按照被转发量、点击量、点赞评论量三个维度加权测算,其中被其他平台转发占40%,自己平台的阅读量占30%,点赞评论量占30%。
纯粹的客观指标可以计量测算,还有一个指标是主观评选,即主观指标+客观指标组合。观媒君了解到,报社每天要评选好稿,稿件包括报网端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