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初中的学生在体验陶艺
本报讯要说初、高中生最期待的课,最近在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课的通用技术、劳技实践课,是不二之选:课堂上暂别书本,学的都是“实操”型的项目。于是,机器人工作室里,细小的零件在奇思妙想之下变成了智能艺术品;木工坊里,一块块了无生气的木块改头换面;茶艺室里,点茶之时茗香浓郁,杯杯盏盏皆有意趣……
3月1日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再次开出通用技术、劳技实践课。中心副主任贾群介绍,来上课的28所学校覆盖所有局属初、高中,每个学校安排两天共计18个课时的劳技综合实践培训,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走班上课。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各有两次实践机会,本轮培训持续到5月底。
据悉,本轮培训,市教科院和活动中心针对初、高中生各开发了20门课程,涵盖生活、工程、创造、科技4个领域,近40名教师参与授课。
于年投入使用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实践基地,围绕中小学课程改革体系要求,内设科技创新区、科技实验区、劳动实验区、生活试验区。为解决上学日中心“闲置”问题,局属初、高中的劳技实践、通用技术课堂,陆续搬至该中心。到年,实践培训覆盖到所有局属学校。
“基地投用至今,我们根据学生的选课兴趣,不断更新课程。”贾群举例说,像原先的“网络组建”课与时俱进换成了“物联网”,“剪纸”升级为“纸艺”后,趣味性更强,近两年新增了烘焙、烙画,计划年内开出人工智能课。令中心意外的是,木工、车工等“男性化”的课程,女生报得也挺多,十字绣、剪纸等“细活”,喜欢的男生也不少。
据悉,继年首次接待市二中、三中的高一学生后,该中心实践基地接待的学生逐年增加。这一次,惠及28所学校近1.5万名学生。(常州晚报毛翠娥)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