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东华摄)
我爱你,中国!
小记者雒容小学(1)班覃贻晴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的硕果……”
刚写完作业的我,和着落日的余晖深情地唱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年来的沧桑巨变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浮现。71年来,我们从建国初期的贫弱走向繁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实践,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篇章。这一路走来,有辛酸,更有欣慰,有彷徨,更有坚定。
回首新中国成立71年来,无论是面对汹涌的洪水,或是惨烈的地震,还是肆虐的疫情,国家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侵袭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在肆虐的疫情之下,国家把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中央一声令下,多支医疗队、超过4.2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白衣战士成了抗疫战场上的“特种兵”。他们抱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决心,在本该陪伴家人的时间里,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防护服里,包裹着看不见的眼神、看不见的心情、看不见的疲惫,却留下了一个个坚毅的背影。每当看到这些画面,我都会心潮澎湃,泪眼模糊。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难道他们不害怕吗?不!只是因为他们胸怀责任,肩负使命,才可以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往无前!
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在疫情蔓延时,一边告诫大家“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却临危受命,披挂上阵,冲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凭着一颗赤子之心,一个“誓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坚定信念,钟爷爷不负使命,再次出征!
正是有了*的好领导,有白衣战士们的负重前行,唤起了14亿人的团结和力量,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创造了抗击重大传染病的“中国奇迹”。
这次疫情,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通过这次疫情的洗礼,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和自豪,同时也感觉自己长大了。以前,我总觉得读书只是为了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富足的生活;而这一刻,让我想到更多的是,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应该像钟爷爷期待的那样,“恰同学少年,愿风华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证道。”我们只有奋发图强,储备知识,才可以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不至于惊慌失措,才可以在危险来临时,能有果断的行动,抵御人生的风暴,才可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中担当起建设国家和保护家园的重任。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学做月饼好开心
小记者二十五中附小四(2)班莫雨霑
中秋节,又叫做团圆节。这天夜里的月亮最亮,我们都要吃月饼,庆团圆。上个星期六下午,为了迎接中秋节,老师带我们到锦桂楼桂饼博物馆做月饼。
服务员把配料放到桌上,有哈密瓜馅、莲蓉馅、伍仁叉烧馅,还有饼皮、木头模具。模具上有的刻着一只可爱的大熊猫,有的刻着一朵小花,还有的刻着“福”字。
我们跟着服务员的步骤做了起来。我先把饼皮搓圆,把饼皮压扁,再把馅料放在饼皮的中心,转着圈向上推动饼皮,接着把饼皮的口封上,把包好的月饼搓圆。在模具里放上熟粉,然后把模具里的熟粉敲均匀,把月饼放进模具里压模,再去掉多余部分。我使劲地敲打着模具,模具发出“咚咚”的声音,连同伴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过了一会,成型的月饼就掉出来了。我又按照刚才的方法,一个、两个、三个……用完所有的配料后,我做了六个月饼。
我们把做好的月饼放在盘子里,服务员把盘子放进烤箱,我们激动地等待着月饼出炉。过了半个小时,月饼终于出炉了,我们陆续找到了自己的盒子。我打开盒子,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从盒子里拿出一个月饼,尝了一口,真是外酥里嫩,香脆可口。
大家吃着自己做的月饼,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走近无线电
小记者雀儿山路二小16(2)班龚正恒
9月2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柳州无线电监测中心。这真是一个神秘之地呀!
柳州晚报与柳州市无线电监测中心联合成立了小记者实践基地,这意味着,我们小记者又多了一个实践活动基地,又多了一个学习新知识的好地方。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无线电展览馆,在这里我知道了赫兹这个单位的由来;还知道了马可尼是第一个发明电报的人,他隔着千米的海峡,发送了一条历史性的电报;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发明了第一台可通信的无线电……
无线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功劳可不小呢!在通信、安全、国防、交通等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在无线电领域中,你知道“火腿族”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就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想成为“火腿族”可不简单,得先学习无线电管理知识,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国家相关证书才行。不然,会被无线电管理处没收设备的。
接着,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到了。工作人员带领我们体验了摩尔斯电码,以及寻找电波的活动。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寻找电波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到我们亲手实践了。我戴上耳机,手持检测器,开始找电波来源。我像一个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可能藏着电波的角落。手中的探测仪“嘀嘀”地响个不停,声音越来越大,我向声音来源走去,啊!发现了一个电波!我欣喜若狂,便向工作人员提出把难度加大,再找几个电波。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都被我找到了,太有成就感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活动就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基地。将来我一定会当一个“火腿族”的!
想起二小放牛郎
小记者二十四中附小16(4)班吴丹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不知哪去了……”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想起老师给我们讲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在八九岁时,得知八路*中有不少战士受了伤,而八路*的队长又无法避开敌人的封锁去抓药,他立即请求去帮忙。可队长见他太小了,怕出危险,没让他去。王二小救人心切,想到敌人对小孩子盘查不严格,就自己一个人跑去药店抓药了。但,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向敌人透露了他的行踪,王二小被抓起来了!王二小被抓到敌人的*营后,悄悄地把酒瓶摔碎,用碎片划断绳子。一下、两下……绳子终于划断了,但王二小的手上却满是鲜血。绳子划断后,王二小就在思考怎么逃出去。突然,王二小看到了一瓶汽油,他灵机一动,用汽油烧掉了敌人的*营,自己则盖上打湿的被子悄悄逃走了。
王二小十三岁那年,他一边帮人放牛,一边帮八路*打探情报。有一天,一群敌人闯进山里迷路了,看见王二小,就让他带路。王二小想了想,同意了。王二小走在前面,把敌人一步一步地领进了八路*的埋伏圈。刚进来,就有七八个敌人被八路*打死了。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砰砰砰”的枪声响起,又打死了好几个敌人。敌人知道上当了,愤怒地用刺刀把王二小刺死了,他的鲜血缓缓流到了石头上。王二小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上完这篇课文,我被王二小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现在生活在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王二小这种机智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发扬光大。
归来
小记者驾鹤路小学18(6)班李雨薇
指导老师:朱爱霞
一阵低沉、悲伤的音乐响起,屏幕上正播放着第七批在韩 烈士遗骸回国迎接仪式,我神情凝重地观看着。迎接第七批位在韩 烈士遗骸的仪仗兵们身着礼服,踏着庄重的礼仪步,护送英烈们的骸骨回到祖国,最后将他们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 雄赳赳气昂昂地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却有着一样青春勃发的脸庞,有着一样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战争是残酷而悲壮的,他们曾经是一个个鲜活而年轻的生命,却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长眠于异国他乡;他们倒下的地点或许不同,却同样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热爱的家乡。每一位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着一段不应该被忘却的英勇故事。生死都太匆忙,他们生于苦难;他们离去太匆匆,甚至连名字都不曾留下。迎接英烈骸骨的归来,是为了铭记那一段英雄而悲壮的历史,是为了尊重每一位为国家而流血牺牲的先烈。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烈士的精神感召着我们。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廖章民爷爷在对我们小记者进行红色教育、讲革命故事时说:“抗美援朝,我们打出了*威,打出了国威!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长大后随时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正如习主席近期考察湖南时对小朋友说的:“你们今天是小树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你们身上实现。希望同学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每年的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请记住他们共同的名字: 英烈。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回家吧!
牢记历史,不畏将来。祖国的和平与未来将由我们守护。
重要提示
「各位小记者及家长请注意!」
从年12月起,小记者的稿费单将不再寄往学校,全部由小记者老师在报社分批发放。发稿费之前会在《柳州晚报》小记者版及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