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年的高考作文,你写得好吗晚报邀请名家同
TUhjnbcbe - 2021/9/11 18:04:00
?作文

年年高考,今又高考。

与往年一样,高考作文题又成了万人热议的话题,各类社交媒体上,对高考作文题的“吐槽”早已汗牛充栋——“除了作文,其他的数理化都不会了”——而遭遇最频密“吐槽”火药的无疑非包括湖南在内的全国统一三卷的作文题。

此作文题在各大社交媒体惹来的“吐槽”略过不提,本报编辑邀请了身份、认知各异的一群人同写高考作文,看看他们,若是也在今日的高考现场,能得多少分?

看分值,不看涨跌

考生:叶倾城(著名作家,年考入华中理工大学)

在中国的各种传统观念里,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对优质的百般苛责,对劣质的万般容忍。

比如这幅画上的例子:考了一百分的孩子,只要跌了两分,就会遭到打骂。虽然他很可能只是看错了个小数点,漏了半个括号。这只是一次成绩的高低起落,其实并没有大失水准,但不行,你一次分,就得永远分,否则,你就是退步,应该受到严厉谴责。

还记得那句话吗?“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上来就开宗明义:做点好事并不难。简直能看出那轻蔑的表情:考次分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考分,一次都不考砸。

反过来,哪怕你根本不好好学习呢,只要你稍微一抖机灵,有进步了,就大受表扬:浪子回头金不换、改过自新是瑰宝。完全不顾一个事实:他其实还是在及格边缘上,随时可能掉下去。但就是这么急功近利,就是要看一分两分的进步,并且从这进步看到无限可能性,都看到诺贝尔医学奖、物理奖了。

所以,那个考了98分还挨打的小学生,如果够聪明,下次索性考个0分——你还能打死我吗?然后再一分一分地提分:我进步了,你应该表扬我呀。以这个速度,提到高考的时候,大概能凑合考个三本。

这种奖差惩优,很可能是来自我们的“中庸观念”:我们不喜欢差,但其实也不喜欢优,总觉得,要么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么是高处不胜寒。优秀的人越高瞻远瞩,越衬托我们的渺小,有些人视他为神——那就更不容许他走下神坛,你得永远优秀下去。有些人,又迫不及待拿着放大镜在寻找他的缺点:你看他也考砸过,他也曾上厕所不洗手……立刻就起了轻藐心,可以心安理得看不起他了。因此,越优秀的人,我们越苛责他的私德,说过一次谎都是滔天大罪。最近刚刚仙逝的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一生单只是著书育人,与人无争,私生活也清清白白——不行,就批评他们没有在大是大非的时候出来发话。总之,责备贤者是优良传统,我们心安理得地发挥下去。

而对那些差的人、坏的人,全社会的原谅是无边无际的:他是抛弃亲生骨肉的狠心父母?他一定有不得已,他也不是有意的,再说他不是有改悔之心吗?他是打老婆的渣男,偶尔买了一朵花给她?你看他有进步呀,在往良性的方向发展,你要给她机会。当一辈子坏人,只要一改悔,马上上天堂,这就是传说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也许,是我过度解释。

作为一个人,有义务严格对待自己的每一次退步,鼓励自己的每一次进步。

但作为一个社会,我还是希望:能看分值来做判断,看本身这分值的含金量、对社会的贡献和背后的辛苦,却不必纠着它是跌了一分还是涨了两分。

就好像——你在淘宝买鞋,还是要看这鞋的本身价格和性价比,别因为它从一万跌了2元到,就觉得占了大便宜。

两巴掌打出霸权

考生:丹飞(lP操盘手、作词人。年免试保送入清华大学)

61比55大多少?6。98比少多少?2。

61-55=6、98-=-2这两个算式讲出了一个辛酸的故事:一次考试,比上一次涨了6分,巴掌变香吻;比上一次少拿2分,香吻变巴掌。香吻和巴掌的转变像是变戏法一样,魔术师是说一不二没得讨价还价的老师大人或父母大人,翻手为香吻,覆手为巴掌。

我想替孩子们问一句:谁给了“魔术师”们权利动辄加诸棍棒?谁给了“魔术师”们权利决定是甩手一巴掌还是施舍给孩子们一张臭嘴?

要命的是“魔术师”们如此混账还振振有词,冠冕堂皇——“魔术师”们拿“爱”来说事儿:“我们做父母(老师)的打他们是爱他们!”“爱之深,恨之切!”“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打骂着过来的!”

好家伙,因为自己童年也遭受过,就时空挪移到孩子身上,打是亲,骂是爱,越打越亲,越骂越爱,不打不爱是祸害,这算哪门子混账逻辑。我不想跟“魔术师”们说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想跟“魔术师”们说什么爱亦有道,只想郑重提醒他们,监护权、为人师表不代表可以拘役孩子们放飞的天性、稚嫩的心灵。关于教育,于情于法,暴力是大忌。

看问题要看本质

考生:金满楼(作家,历史学者,年高考,考入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战国时有人养了群猴子,因为粮食不够了,于是他给猴子们说:“每天早上三颗橡果,晚上再给四颗,行吗?”众猴听后十分愤怒。于是他又改口说:“那就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行了吧?”猴子们听后十分欢喜,毫无意见。这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由来。

不管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猴子们得到的橡果其实一样,《列子》中的这一寓言故事其实是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这种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小朋友由分到98分挨了一巴掌,从55分到61分则受了表扬。粗看上去,似乎是奖励进步而惩罚退步,实则61到98差之甚远。进步固然让人高兴,但2分之差可能只是偶然,高分依旧是高分,为此动怒大可不必。否则,恐怕就会被群猴所讥了。

耳光与亲吻

考生:庸人(作家,编剧,年参加高考,数学32分,幸亏没把功夫用在数学上)

一百分亲一口,五十五分大嘴巴;九十八分大嘴巴,六十一分亲一口,好像除了大嘴巴和亲一口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如果我是学生,我索性每次就考七八十分,用不着你们亲我,也犯不着挨大嘴巴!亲一口肉麻,挨了大嘴巴肉疼!没有人喜欢被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待着,还是能离亲吻亦或大嘴巴远一点好。

极端的时代自然会产生极端的方式,极端的观念。我们并不是要追求什么中庸,历史证明,很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极端的人,但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天才,且大多命运多舛......没几个父母会希望孩子走上天才那条不归路。

如果我们希望下一代能够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那就采取点平庸的方式吧,用不着天天亲吻,也用不着大嘴巴地伺候!

Puppy熊的育儿经

考生:蒋海斐(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年高考,考入广西大学化学系)

Puppy熊婚后多年无子,求诸试管育儿,爆得四胞,依序名为:熊大、熊二、熊三、熊四。家贫,熊大、熊二寄于父母家,熊三、熊四寄于岳父母家。

六年光阴荏苒过,四子归家,禀性各异,熊大长于文史,过目成诵;熊二顽劣,不服管教;熊三理工男,毛糙粗犷;熊四唯唯诺诺,动辄娇哭。近邻皆以熊大、熊三为奇少年,而不齿熊二、熊四。

其时虎妈奶爸之书充斥书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倏忽光阴匆匆过,转眼已是高考日,Puppy熊四子皆以高分得中名校。世人皆以为奇,不以遥遥千里为远,求取育儿经。

Puppy熊夫妇一律敬笑不语,手指门联——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更多名家作文,请翻阅今日《株洲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年的高考作文,你写得好吗晚报邀请名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