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晚报夜读谷水到底是哪儿
TUhjnbcbe - 2021/11/2 0:23:00
原来在大转盘旁立着的石头摄影宋光耀

音频高晓念

提起谷水,很容易让人想起去谷水街赶会的场景:人头攒动的集市,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熙来攘往,肩扛手提……

我爷爷是银匠,经常走街串巷为出嫁的闺女、满月的小孩打镯子、项圈等首饰。每逢农历的初四、十四、二十四,只要地里的活儿不急,爷爷就去谷水街赶会。我缠了很多次,爷爷终于带我到十几里外,赶了一次谷水会。

一到会上,我就傻了,二三里长全是会场,一街两行全是东西,眼里头全是人。

会上卖啥的都有,衣帽鞋袜、儿童玩具,粮油蔬菜、水果点心,椅子凳子、铁锨耙子……勾人的油条、包子、油旋儿,还有种类丰富热气腾腾的肉和饭,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我一个劲儿地咽口水。

我跟着大人去麻屯赶过几次会,谷水会比麻屯会大多了,我的腿完全不听使唤,哪儿人多往哪儿钻,哪儿有香气往哪儿跑,爷爷恐怕我丢了,只好让别人帮他看着银匠炉,自己来追我,一晌儿一件活也没干成,不到中午,就给我买了吃的,把我哄回家。自那以后,爷爷再没带我去赶过谷水会。

小时候爱听大人讲故事,其中就有谷水的由来。姜太公的妻子马氏,因嫌他穷,逼着他写了休书。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坐了天下,得了封地,路经谷水时,被马氏拦住求复合。姜太公把一碗水泼在地上,说马氏若能把水收回来就答应她……这就是“覆水难收”的故事。“覆水”传着传着就成了“谷水”。

有人表示,这说法不对,“谷水”讲的是汉朝朱买臣的故事,跟姜太公的故事差不多,只不过是朱买臣往地上泼了一碗水,他妻子哭那一碗水收不回来,结果“哭水”被传成了“谷水”。

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的,但故事听懂了,只要一听到“谷水”,就知道做人不能嫌贫爱富,否则就覆水难收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谷水像东花坛、十字街、百货楼一样,是具体的建筑、街道或村落。

没有一个具体的地方

但有一块具体的石头

摄影宋光耀

有一次,我特意去寻访,在谷水会附近,向一位老者打听,老者一听就笑了,说,没有一条叫“谷水”的街,也没有一个叫“谷水”的具体地方,谷水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从废料铁路线以西到大转盘附近都是谷水。他又说,谷水其实是一条古老的河的名字。

谷水是条河?!我有些惊讶。它在哪儿呢?我又去寻访,却意外寻到了王祥河,就在大转盘西不远处。

“二十四孝”是我小时候常听的故事,其中那个“卧冰求鲤”,我们这里叫“王祥卧冰”的,老人们讲的次数最多,我也记得最清楚。原来,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谷水附近,发生在我们身边!

谷水还是没有找到,周围的老人也都莫衷一是,我只好去查历史资料。古时,谷水真的很有名气,东周时,它跟洛河一起“发飙”,差一点儿把王宫给淹了;汉魏时,它是皇城内阳渠的一部分;隋唐时,它和洛河是大运河的源头;北宋时,司马光赞美过它沿岸的风景……

那么,谷水现在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写《水经注》的郦道元都没有闹明白,这才有些释然。

也许谷水就是涧河,也许它真的消失了,可能它只属于历史、属于过去。这都不重要。即使消失了,它也来过、存在过、辉煌过。

我觉得,谷水其实一直都在,它在历史的长河里,在美丽的传说和故事里。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你看,那越来越红火的谷水会,那川流不息、满面笑容的赶会人,那滋味绵长的生活,不就是一条流淌的河吗?

人生,就是一条河摄影静静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文静

审核:赵怡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报夜读谷水到底是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