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工程,事关*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宣传思*工作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为总基调,围绕“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的工作原则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开展。
前段时间,有一则“洛阳高校两男生奔波公里,背着不顺路的受伤同学回家”短视频上了抖音、快手、B站热搜榜,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大河报、今日头条、扬子晚报、梨视频、中原融媒、洛阳日报、洛阳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争相报道,网友跟帖怒赞“最美同窗情”,通过立体化传播,汇聚了网络正能量,唱响了育人主旋律。
其实,这则新闻的主角就是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的几名男生。类似这样的“爆点”外宣案例,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还有很多。比如被网友称为“又是别人家的老师”的中医学教师郭少阳课余为学生针灸治病、55岁圆自己大学梦的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最大年龄学生秦松霞、充满温情的校园定制公交等。
融媒体时代,这些成功外宣案例的背后,几乎都是小切口反映高校思*大主题,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善于抓住校园新闻“活鱼”,挖掘人物或者事件背后的闪光点,以“暖”胜出,构建网络思*工作新格局。
在融媒体时代,如何整合用好融媒体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教育,这些外宣案例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
先人一步,让宣传思维“融”起来
当前世界,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文字媒体、影音媒体和网媒多媒体之间,都在不断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受众对媒体资讯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媒体融合传播,已经成为媒体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的宣传工作过去多依赖校报、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传统媒体,但大多各自为阵,内容重复,缺乏新意。融媒体时代,高校要做好宣传工作,首先就要先人一步,牢固树立融媒体传播思维,核心是“融”,既是社会媒体、校园媒体和自媒体的融合,也是高校专业教师、**管理工作者和宣传队伍的融合,更是思想*治教育、大学文化建设和新闻舆论工作的融合。
青年学生对互联网,尤其是手机上网的信任度、依赖性,评论和分享的参与度变得越来越高,“青年人在哪里,思想引领就在哪里。”因此,高校要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主动占领网络主阵地和主战场,加快“传统阵地”向“网络阵地”拓展转变,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加强学生思*教育。
近年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通过引进报社人才,利用人才自身带来的资源,不断加强与社会媒体互动,借助社会媒体新媒体力量,不断推出热点新闻,通过讲好一个个小人物的温情故事,一则则服务师生的暖新闻,传递了学院正能量,扩大学院的办学影响力。
二
深度挖掘,让媒体资源“融”起来
融媒体时代,各二级单位、二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