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以来,淄博市委人才办将“人才贷”作为服务高层次人才及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有解思维”狠抓工作落实,在全省打造了流程最简、门槛最低、服务最优的“人才贷”淄博品牌。近日,大众网、齐鲁晚报、澎湃新闻、淄博日报、淄博电视台、鲁中网、鲁中晨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市“人才贷”相关做法进行了集中采访和宣传推介。
去年以来,市委人才办会同市财*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银行金融机构,加大服务高端人才和实体经济力度,以“有解思维”创新举措,在全省打造了流程最简、门槛最低、服务最优的“人才贷”淄博品牌,为急需资金支持的人才企业解决了关键的融资难题。年,我市“人才贷”办理规模2.6亿元,占全省14.2%,居全省首位。今年1—9月,全市新增“人才贷”36笔、1.86亿元,“人才贷”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均位居全省第一。
“*策找人、无形认证、免申即享”,释放“*策红利”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力度、激发人才和企业的积极性,我市在“人才贷”办理流程上推行“*策找人、无形认证、免申即享”模式,变人才申请为主动服务,对名高层次人才逐一发函进行*策推介,逐一上门对接,公布服务监督电话,确保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及其所在企业用好用足扶持*策,做到随时需求随时办理,切实提升人才获得感。为最大程度让人才享受到*策红利,对“人才贷”的覆盖范围、贷款利率进行调整优化,贷款对象在省规定的人才类别基础上进行了扩面增容,由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拓展至淄博英才计划入选者,范围增加人,全面覆盖市“四强”产业领域。创新风险补偿机制,打消“不敢放贷”顾虑针对银行机构顾虑多,担心“人才贷”产生风险后省、市补偿资金兑现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制定出台“人才贷”风险补偿实施细则,明确了对合作银行“人才贷”业务形成不良贷款的损失补偿。将损失补偿省级“事后奖励”变为市级“先行垫付”,将省财*对各市的30%奖励转移给合作银行,市级风险补偿资金比例由实际损失额的50%提高至80%,补偿比例全省最高。“人才贷”风险补偿机制的推出不仅解决了人才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让银行机构免除了后顾之忧、放心大胆为人才企业办理贷款。比如,淄博百时得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急需资金购置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走正常银行贷款周期长、程序多,并且银行对企业现有贷款量、资产抵押等情况要求多、审核严。齐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在与企业对接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的特聘专家刘教授符合“人才贷”的办理条件,于是银行放宽了抵押、担保等要求,第一时间为企业发放万元“人才贷”资金,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强化考核奖惩激励,解决“不愿放贷”问题针对银行机构对纯信用贷款审核较严,办理无抵押、无担保“人才贷”业务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市在不断优化*策的同时,强督导、重对接、广宣传,将“人才贷”业务纳入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实施细则,提升各银行机构办理“人才贷”业务的主动性。在齐商银行进行先试先行,制定落实“人才贷”的内部考核奖惩办法,激励引导各支行最大限度放宽企业经营情况、负债率等传统审核条件,将审批放款环节由原来7个缩减至3个,申报材料由10件减少至4件,通过容缺受理推进“人才贷”落地开展。比如,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办理“人才贷”业务时,齐商银行淄川支行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开通绿色办理通道,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次日即为企业成功放款万元,打造了24小时放贷的“齐银速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