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读
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内地发现意味着什么?公众应该如何做好防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社区防控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对此作出判断和解读。1、奥密克戎变异株首次在天津入境人员中检出,对这个情况感到意外吗?
吴浩:应该说是不意外。目前我国本土是非常安全的,武汉疫情后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几乎都由境外输入引起。德尔塔变异株在当时也引发了恐慌,在全球的传播范围甚至比奥密克戎变异株还要广,最终在今年5月份,德尔塔在广州突破防线传入境内,我当时也是赶往广州支援抗疫。也是由境外输入病例引发,不同的是,这次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入境隔离点就被发现了,说明目前的疫情管控监测网络是非常灵敏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未来是否也会突破防线,在本地传播?
吴浩:新冠病*变异是一种常态,我国目前采取“动态清零”的策略,就是要做好和新冠病*进行长期作战的准备,更加强调精准防控,将疫情防控和正常的经济生产生活统筹起来。按照目前的疫情防控*策,能够做到即便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本地传播,我们也可以尽快地扑灭它,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而从以往的经验看,口岸城市的从事相关工作行业高风险人群感染风险可能大。这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求成立口岸防控专班统一协调指挥、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强化管理、提升当地的疫情防控和处置能力外,通知还对口岸城市人员流动进行了管控,增强了早发现的预警能力。特别提出的是,以前口岸城市都是按一个整体来进行防控的,给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在落实上也有一定压力,这次提出在有条件的口岸城市设置疫情防控缓冲区,实行分区差异化管理*策。其实是借鉴了疫情防控中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概念,在口岸城市疫情防控缓冲区内实行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缓冲区外,切实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这样就关口前移,可以用最小的社会影响、最低的社会成本实现疫情防控的最大成效。3、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入内地,一些公众感觉有些恐慌,对此有什么建议?
吴浩:高风险人群将新冠病*传染给了本土居民,这就是病*的第二代传播。在这个阶段进行阻断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传到第三代、第四代,进入社区层面传播,防控难度就会骤然加大。如何减少病*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传播?有两点需要特别提醒,一是外出旅游或出差要严格遵守当地扫码等防疫规定,一旦有疫情后续流调工作就能快速精准锁定。从外地城市或是地区回到本地后,尽量7天内两点一线,不串门,减少人员聚集。二个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