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内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要说法不为钱,年轻人不敢得罪它
TUhjnbcbe - 2022/10/21 19:33:00

「本文来源:武汉晚报」

89岁的退休教授赵德馨成功维权后,他的学生、73岁的中南财经*法大学退休教授苏少之也以同样的方式与中国知网(运营方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打起了官司并胜诉。12月8日,记者独家对话苏少之教授。

记者:您什么时候知道了赵教授在打官司?

苏少之:大概是两三年前吧,老人家主动跟我讲要跟中国知网打维权官司。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知网是个公益性质的网站。

记者:为什么愿意效仿赵教授去打官司维权?

苏少之:如果经过我的允许,让读者免费阅读,我愿意奉献我的文章,这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但未经同意把我们的文章传上平台去赚钱,而我们作为作者一分钱没拿,去下载自己的文章也要付费,这就很不公平。我还听学生讲,之前在知网查重收费是比较低的,但这几年越收越高,这个高收费就是建立在我们这些学者为他提供的大数据库的基础上的。

记者:起诉对象都是中国知网吗?

苏少之:主要是知网,它涉及的文章篇数最多。

记者:目前进展如何?

苏少之:官司都胜诉了。但前段时间知网又对其中几起案件提起了再诉,现在判决结果还没下来。

记者:赔偿金拿到了多少?

苏少之:不清楚,没特意算过,我打官司也不是为了钱,就是要个说法。

记者:如今,中国知网几乎全部下架且不再收录您的文章,您怎么看待这种处理方式?

苏少之:霸道。跟我一起署名的年轻人的文章也被下架了,我知道后挺愧疚的。

记者:有人想看您的文章怎么办?

苏少之:很多学者都来问我,苏老师,在知网上怎么看不到你的文章了。我也不好多说,挺愧疚的。最近我打算出论文集,之后寄一些给学生。

记者:您认为会不会引发更多作者“模仿维权”的现象?

记者李玉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要说法不为钱,年轻人不敢得罪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