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小记者走进仵龙堂乡
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金鑫)“老师,今天还有其他地方的小记者吗?”“我之前在图书馆听过仵龙堂八角井的故事。”……10月24日下午,30位沧州小记者来到了沧县仵龙堂乡八角井,聆听仵龙和八角井曾经的那些故事。同时,沧州小记者们还与后仵龙堂小学建立起了友谊之桥。
“欢迎沧州小记者来到我们仵龙堂乡,今天我给沧州小记者讲一讲八角井的传话故事。”仵龙堂乡文化站站长亲切地对沧州小记者说。
年前,仵龙堂村叫仵清村。村里有位单身的李老汉,住着两间破草房,种着二亩薄田。乡亲们叹惜他忠厚善良,就凑钱为他娶了一个后婚(再婚妇女)。第二年,老伴身怀有孕,奇怪的是,十月怀胎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直至怀胎36个月,才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五十多岁得了儿子,李老汉乐得合不拢嘴,就求村里的秀才给孩子取名。秀才念念有词:“孩子降生在辰时,按地支而言辰时为龙,就叫仵龙吧。”这仵龙三岁能帮母亲抬水,五岁就替父亲犁田。
有一年,老天爷一场像样的雨也没下,禾苗干得要死。人们挑水浇田,一天也浇不了半分地,愁得李老汉直打咳声。懂事的仵龙心疼父母,便来不声不响走出家门,来到井沿,化作龙形把尾巴伸进井里,提起来便是一片水,就这样一提一甩地浇起地来,连续干了三天三夜,终于把全村的地浇完了。这下可把仵龙累惨了,回家倒头就睡,睡着睡着便现了原形。母亲怕仵龙冻着,便进屋给他掖被角,看炕上盘着一条大黑龙,把母亲吓的半死。仵龙一看把母亲吓着了也往外跑,两人都往外跑,刚迈出门就把门关上了,正好卡住仵龙的小尾巴,仵龙顾不上疼痛,挣断了尾巴,一口气飞到了黑龙江……四方百姓非常同情仵龙的遭遇,便在清池之下修了一眼八角形的井,直通东海,让他永远得水,还在井旁盖了仵龙祠。
仵龙堂乡文化站站长把仵龙和八角井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沧州小记者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听完了故事,沧州小记者们与后仵龙堂小学的同学们手拉起了手。“大家好,我是沧州小记者王安格,来自沧州市回民小学,今年三年级,喜欢画画。”“沧州小记者你们好,我叫于晓蕾(音),来自后仵小学,今年也是三年级,我喜欢跳舞,欢迎你们的到来。”……很快,沧州小记者与后仵龙堂小学的同学们便熟识了,大家相互做着自我介绍。成语接龙、拔河比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沧州小记者与后仵龙堂小学的同学们建立起了友谊的桥梁。
活动最后,沧州小记者为后仵龙堂小学的好朋友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课外读物。同时,仵龙堂乡*委、*府把印有仵龙堂及八角井有关内容的明信片作为礼物,送给沧州小记者。“今天沧州小记者和后仵小学的同学们成为了好朋友,希望大家以后能常来仵龙堂,与好朋友一起学习,互相鼓励。”后仵龙堂小学负责人高兴地说。
“老师,这样的活动真是太好了,我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开心!”17时许,沧州小记者们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程的大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