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宗倩倩
普天同庆足球队
天津天海解散了,只留下“打造百年俱乐部”的口号空谷回响,百年太远,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十年已是不易。那民间足球呢?离开成熟的商业赞助和专业运营,这些全凭一腔热血摸爬滚打的草根们,生存得还好吗?
钱江晚报今起推出“草根足球追梦人”栏目,管窥一二。
今天,杭州普天同庆足球俱乐部迎来了自己的10周年。这支草根足球队能够挺过10年大关,不是球技有多高,而是对于这个业余爱好,倾注了极其认真的专业态度。
几通电话凑齐6个元老球队一直存在即是胜利
年5月15日,球队的第一场比赛
王佳骏是球队的元老了,年,还在上大学的他,为了参加民间世界杯5人制足球赛,拉了身边三个朋友,再加上通过报纸和网络认识的罗翔和彭勇,凑齐了一支队伍。
填参赛报名表的时候,组委会问球队的名字,他突然想到那一年的世界杯用球叫做普天同庆,便写下了“普天同庆”四个字。
第一场比赛,0:1告负。虽然民间世界杯之路戛然而止,但那天的比赛日——5月15日成为了球队成*日,之后一走便走了10年。
一支民间足球队,什么最重要,是成绩吗?普天同庆能走到现在,或许是因为一早便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一支优秀的民间球队,成绩固然重要,但一定是其次的,一直存在即是胜利。”
年,副队长郑侃的球场婚礼
成立之初,有队员提出想报名参加西湖杯——杭州市民间足球传统赛事,但是被队内否决了。看过太多高调开场却因为成绩惨淡导致人心涣散无疾而终的故事,普天同庆在成立后的两年内都没有参加任何正式比赛。终于在两年后报名了西湖杯,依然以倒数第二收场。副队长后悔不迭:“说好的3年不参加比赛呢?”
好在时间久了,一路上风雨兼程,副队长郑侃的婚礼都是在球场上完成,球队开始逐渐积累起自己的文化与底蕴,即使输球,球员们也不会轻易离开。至今仍有球员,虽然已不踢球,却依然按时交着队费,“因为感情还在啊。”而当初勉强凑起来的几个元老和核心球员也依然在队里镇守,让球队始终初心不变。
射手榜、品宣、赞助费专业球队有的,他们一样不少
球队品宣做得相当有趣
10年来,球队的射手榜助攻榜出场榜做得比有些职业俱乐部都完整,即使很小的友谊赛,也要认真记录,这也让他们的数据甚至连职业球场都不多见,王佳骏以场高居出场榜首位,而射手榜榜首邱瑞翔的进球更是达到了球。
关于球队的各种新闻和赛事海报也是从来不断,虽然更新平台十年间一换再换,从QQ空间到人人网到微博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