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百年话湖北#
年6月23日,十堰地区第一个*小组在郧县(今郧阳区)安阳口镇松茂堂药铺成立,共有詹邦经、毛邦浩、赵奎甲、王世范等9名*员,23岁的詹邦经担任*小组长。安阳口镇*小组成为十堰地区最早成立的*小组。詹邦经是这个*小组的第一任组长,他也是十堰地区最早的共产*员之一。
受陈潭秋之命回老家郧县发展*组织
抖落一身征尘,汉江从此浩荡。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安阳口镇被淹没。就在碧波荡漾之下,十堰地区的红色火种曾在这里点燃,初心从这里走向远方。
安阳镇之名缘于安阳口,历史悠久。古老的安阳口是现在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的前身,现今的安阳镇是古安阳口搬迁演变而来的。安阳口码头,自古为商贸流通集散地,商贩经汉水航道将土特产运到外地,同时从外地运回布匹、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当时,安阳口集镇街市繁华,人声鼎沸,商贾云集,有着“小汉口”之美誉。
历史上,安阳口镇还设立有“郧竹区”,即指郧县、郧西、竹山、竹溪。利用汉江航道优势,区内各种粮租税捐都在此汇集上缴。安阳口镇一度成为当时鄂西北地区*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95年前,十堰地区第一个*小组——安阳口镇*小组在这里成立,一群胸怀家国梦想的郧县籍年轻人将红色火种播撒在秦巴大山,拉开十堰地区*建工作大幕。
风云际会聚英豪,这里是梦的渡口、信仰的码头。十堰首个*小组诞生地——安阳口镇松茂堂药铺,虽然已随丹江口水库的建设没入库底,但延续下来的基层*组织建设就像磁场一样,散发着强大吸引力。
年,20岁的郧县杨溪铺籍学生詹邦经考入武汉崇实中学。在武汉读书期间,他目睹*阀的残暴和社会的腐败,经常在学生中发表进步言论,揭露社会黑暗,引起武汉地下*组织的重视。在*组织培养下,他经武汉崇实中学校长、共产*员吴从实的介绍,于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是中共一大代表、*的创始人之一。年6月,詹邦经奉中共湖北省委负责人陈潭秋之命,以农运特派员的身份,与郧县籍*员毛帮浩、赵奎甲、王世范等人一起从武汉回到郧县老家发展*组织。
詹邦经等人避开旧势力统治森严的郧县城,奔赴地处汉江边的安阳口发展*员,开展农民运动。经过短时间紧张而卓有成效的工作,6月23日,詹邦经以特派员身份在*员焦点的松茂堂药铺家中主持召开会议,成立了安阳口镇*小组。詹邦经任组长,该*小组的毛帮浩、赵奎甲、王世范等9名*员,是十堰地区最早的“播火者”。因此,安阳口镇*小组成为十堰地区最早成立的*小组。
短短一年成立6个*小组
基层*组织如同一盏与广大*员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明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让这盏灯长明,使*的光辉始终照耀着共产*员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安阳口镇*小组成立后,*员分头发展*的组织,壮大革命力量。詹邦经带领焦点等4名*员,秘密进入郧县城。他们以知识分子较多的郧县城西关明诚小学为依托,发展*员,扩大*的组织。先后发展了进步教师王少白、赵登城等6人入*。
年7月上旬,在明诚小学成立了中共郧县城关镇*小组,*员12人,组长赵登城。年七八月间,城关镇*小组吸收燕若痴等人加入*组织。
随后,他们又在郧县龙门、*龙、十堰、圩坪等地先后建立*小组。到年底,郧县已成立6个*小组,共有*员43人。
随着*组织不断壮大,经请示,陈潭秋批准郧县成立*支部。年11月,郧县*支部成立,代号“云杨枝”,郧县籍学生燕鸣轩任*支部书记,詹邦经任支委,负责农运工作。他们在安阳、龙门、泰山庙等地组建农会,打倒土豪劣绅,实行“二五减租”,先后在18个乡组建了乡农会,会员达多人。与此同时,还成立农民自卫*大队,下辖3个支队。这些反抗旧势力的举动,狠狠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嚣张气焰,一些地主、乡绅,如赵敬亭、崔万峰等,吓得整日提心吊胆,只得向农民低头认罪,给农民退租退息。
当时,*组织上下联络有特定的秘密地址和代号。安阳口镇由松茂堂药铺负责收转由湖北区委秘密以沈志伟、区楚豪的名义寄来的文件;郧县城由公盛大药铺的中共*员曾光泽负责转收各*小组及农会寄来的文件和材料。各*小组和*支部都设有交通联络员,互通情报。
年冬,郧县*支部将燕若痴等3名*员推荐到湖北区委创办的两湖*校学习。年春毕业后,燕若痴转入武昌农讲所学习。
中弹牺牲时年仅29岁
涓涓细流成沧海,星星之火可燎原。*组织建设筑牢了基础,才能够让*的建设在鄂西北山区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在郧县、均县、竹山、竹溪等县纷纷建立*组织的同时,房县也有*员活动。到年,十堰地区已有4个*支部,*员人。
铁骨担道义,浩气贯长虹。为把农民运动推向高潮,年4月,詹邦经指派共产*员李光华、王世范等人,高举“打倒保卫团,取消苛捐杂税”等标语旗示威。国民*安阳保卫团团总赵文启沿途设卡,向手无寸铁的游行群众开枪,多人被打伤,8人被射杀,李光华当场壮烈牺牲,游行队伍被迫解散。
安阳农民运动的失败,使詹邦经认识到掌握枪杆子、武装夺取*权的重要性,但随之而来的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变,让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湖北陷入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八七”会议后,郧县地下*组织才得到恢复和发展。年,为了夺取武器,壮大革命力量,詹邦经和赵奎甲等地下*人秘密策划,杀死了安阳保卫团营长毛邦漠,一举夺取长枪4支、手枪6支和一批子弹。安阳保卫团团总赵文启闻讯后,四处捕捉詹邦经等人。
年10月的一天,赵文启的团丁在捕捉詹邦经、赵奎甲时,二人被迫退到汉江边一条小船上。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詹邦经、赵奎甲终因寡不敌众,中弹壮烈牺牲。詹邦经年仅29岁。
“中共郧阳地方组织建立之后,积极贯彻*的*治纲领,广泛建立统一战线,发动和领导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广大革命群众,全面掀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狂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有力打击,使*的*治影响迅速扩大。”据年6月中共*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十堰历史》第一卷(—)记载,“通过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促进了农民与革命运动的结合,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聚集了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郧阳*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奠定了领导土地革命的重要基础。”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文、图/记者朱江编辑:艾蒿)